物欲橫流的年代(物欲橫流什么意思)
物欲橫流的意思,人們不關注內在,而追求外在物資。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發(fā)達,物質會越來越豐富,越是這樣,人們學會追隨物質的享樂而忽視內心的喜樂,很多人以為,物質豐足了就會擁有快樂和幸福,然而恰恰相反,當一個欲望實現(xiàn)后,緊接著有一個更大的欲望升起,迫使人們又去追逐…整個社會都是這樣,都在追求外在的物質享受,道德素養(yǎng)會被忽視,所以,物欲橫流是倒退。
古語曾說:“貴在時中”。
時就是隨時,中就是中和,所謂時中,就是順時而變,恰到好處。
在人生的歲月長河中,都應隨時隨地、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
不貪欲、不妄想,適可而止,順其自然。
01|順時而變
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志之一是看他懂不懂得舍棄。
人生總是一個追求的過程,當一個人永遠無法滿足自己的欲望,盲目的去索取物質及精神的外在時,那就不是一種進取了,而是不自量力的毀滅。
古人說:“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自不量力是做人的大敵。
當一個人在一種境地中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退一步反而海闊天空,舍棄一些東西,反而能減輕一些負累。
俗話說:美酒飲到微醉處,好花看到半開時。
做人要有一種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時不自傲,?;仡^看看來時的路。
所謂“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若一味地埋頭前進,心不知足,反其道而行,結果必適得其反。
02|適可而止
《菜根譚》中講:
胸中即無半點物欲,已如雪消爐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時見月在青天影在波。
意思是說:心中沒有半點對物質的欲望,已經像爐火將雪消融,像太陽將冰融化一樣;自己的心目中有一片空曠開朗的景象,就仿佛皓月當空水中映出其倒影一樣。
古語云:“一個人,貴在自知,貴在知足,貴在量力而行,貴在適可而止?!?/p>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現(xiàn)代化社會,人們只知道索取,卻不懂得停止。
有張有弛,能取能舍,才是生活的根本之道。
“陶朱公”范蠡,在和越王勾踐籌謀二十多年,終于滅了吳國后,被封為上將軍,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懂得急流勇退、適可而止的范蠡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于是,選擇舍棄高官厚祿,泛舟而去。
之后,他也曾多次盡散家財,辭去相國,過起了自己向往的世外桃源生活,得享百年高壽。
相反,曾和他一起為越王服務的謀臣文仲,也因為當時戰(zhàn)功顯赫,而盡享勝利后的榮華富貴,但未能明白居安思危,還沒來得及抽身離去,便受賜劍自刎而死,令人慨嘆。
03
其實,人這一生,要懂得舍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魄力的。
但做人處事要當棄則棄,別太關注眼前的利益,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居安思危,懂得適可而止。
不要走得太快,累了,茫然了只要停下腳步想一想,就會發(fā)現(xiàn)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只有懂得知足,懂得生活本就是酸甜苦辣調制而成,才能保持一種平和心態(tài),以豁達的態(tài)度來看待人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