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來此絕境,不復出焉什么意思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碧諟Y明喜歡喝酒,把自己比喻成“五柳先生”,親戚朋友家有宴席,都會請他。但是他喝醉了,說走就走,從來不會被情感束縛。
晉朝時,陶淵明掛印辭官,回歸田野之間,讀書、種地、寫文、喝酒,好不愜意。
他筆下的《桃花源記》,堪稱一絕。你我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清代著名思想家方東樹如此評價:“情融乎內(nèi)而深且長,景耀于外而真且實?!?/p>
年少不知文中意,年邁愿做文中人。 當我們五十歲的時候,重溫《桃花源記》,就會明白,半生征途,半生歸途,能夠看淡,活著就不累了。
從字行間,總能找到我們想要的生活,還有人生的退路。
第一,看淡得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陶淵明年輕的時候,一腔熱血,希望能夠為朝廷效力。因此他努力讀書,希望能一舉成名天下。
二十九歲時,他出任祭酒,接著又擔任了縣令等職務。繁瑣的工作沒有壓垮他,反而讓他樂此不疲,只是同行之間的虛偽、上下級之間的客套,讓他很難受。
因此,留下了 “有猛志,不同流俗” 的傲氣,最終選擇了離職。
五十歲之前,我們?yōu)榱酥\生,不得不低頭弓腰。如果自己太任性了,就很容易失業(yè),導致一家人沒有收入來源,日子難熬。
有人在工廠,有人在體制內(nèi),有人在做生意......我們就像那個“ 捕魚人 ”一樣,反復撒網(wǎng),希望能夠滿載而歸。
站在五十歲的關(guān)口,我們的前面似乎有光,這是人生的豁口——退休。
再過一些時日,就退休了,就應該舍去陪伴自己多年的“位置”,開始過無官一身輕的日子了。
回首看,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都關(guān)系不大了。要這樣想,秦始皇的名字,到了現(xiàn)在,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說出來的,更何況是其他人呢?
詩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把人生的得失看淡了,就能開開心心離開職場,退出生意場。轉(zhuǎn)身、回頭、退回去,未嘗不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看淡圈子:該斷就斷,獨來獨往。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p>
陶淵明喜歡喝酒,把自己比喻成“五柳先生”,親戚朋友家有宴席,都會請他。但是他喝醉了,說走就走,從來不會被情感束縛。
在《桃花源記》里,也有社交的場景:捕魚人的到來,讓村里的人大吃一驚,馬上用酒肉招待。但在飯局之后,說 :“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管你曾經(jīng)活得多熱鬧,到了五十歲之后,就要從圈子里退出去了。
一方面是保護身體,不能每天在酒杯之中;一方面是利益上,別人不太歡迎你。畢竟,年紀越大的人,利用價值也會越低。
任何一個圈子,都需要推陳出新。你作為“老人”,就不要使勁去加入圈子了。
親戚朋友請你吃飯,是客套,不要用這樣的情感困住自己。能夠禮尚往來的人,就交往,不能的話,那就把彼此當成過客。
總要學會一個人走路。身邊的人少了,社交的壓力就不見了。
第三,看淡余生:回歸家庭,生活簡素。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p>
陶淵明的后半生,扎根在田野,這就是他心心念念的桃花源。他在《歸園田居》里說,看吧,桑麻長高了,土地也寬敞了。就是擔心下霜的日子,忽然把收成減少了。
是不是,我們的后半生,也能夠在田野里度過?作為70后的我,期待回到農(nóng)村老家,看看山,在小溪里抓魚,在老屋門口的小院里,聽蛐蛐唱歌,聞一聞晚風的味道。
如果可以的話,和幾個熱愛農(nóng)村的老人,一起作伴。喝酒的時候,還能串個門。
蔬菜是自己種的,魚是自己養(yǎng)的,豬肉也不要去買。秋天,采集山里的野果,是大自然的饋贈。
如果一定要在城里養(yǎng)老,那也沒有關(guān)系。生活簡單一些,家庭開支就少了。閑來無事,自己做糍粑吃,味道杠杠的。
不管以什么方式養(yǎng)老,關(guān)鍵是自己開心就好。大半生,都是為了家人,照顧別人的情緒,余生就一定要做“自己”。
第四,看淡生死:但行好事,順其自然。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p>
讓人心心念念的風景,最后的結(jié)局,就是 “前有古人,后無來者”。
人生注定是有遺憾的,比方說,你小時候希望做科學家,但是奮斗了一輩子,還是一個普通工人,和“科學”兩個字,沒有緣分。
人生也是公平的。比方說,生死,誰都不能把握。到了最后,都得永別。
有道是,五十知天命。你應該看透命運了吧?這就對了,不要追逐一些注定得不到的東西,也不要因為向往什么而煩惱。
很多美好,其實就是一瞬間,如流星劃過天宇一樣。
做人,只要一生善良,對得住自己的良心,就沒有什么遺憾了。俗話說:“境由心生?!敝灰愕男膱A滿了,人生就圓滿了。
順其自然變老,一步一步變好,這就是活下去的意義吧。
記住,“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
要看淡的東西很多,但歸根結(jié)底,就是淡化自己的心境,讓自己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在時間的洪流中,做最普通的自己。
活著,就是一樹似錦繁花;死去,就是一棵老樹落葉;生死之外,一直都是小橋流水人家。
匆匆走過半生風雨,還有半生夕陽西下。
放下一身疲憊,自有一方凈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