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速度最快的前十名(什么動物跑的最快)
獵豹。獵豹是非洲最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陸地動物。獵豹對速度的獨特適應(yīng)能力使它能在不到三秒的時間內(nèi)達到每小時110公里以上的速度。它們?nèi)贂r的步幅有7米長。
想知道世界上跑得最快的10種動物嗎?
1 游隼
游隼以其飛行速度著稱,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300多公里,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鳥類和哺乳動物。
它光滑的身體,有力的肌肉,和后掠翼形式使快速飛行成為可能。
在水平飛行時,它們可以達到389公里/小時,僅靠翅膀拍打產(chǎn)生運動。
2 金雕
這種強大的鷹是北美最大的猛禽,也是墨西哥的國鳥。這些鳥有深棕色的羽毛和淺金棕色的頭和脖子。
它們速度極快,能以每小時150公里的速度潛水捕食。
金雕并不是瀕危物種,但是在美國東部很少見。在紐約和新英格蘭地區(qū),這種現(xiàn)象極為罕見,只發(fā)生在遷徙期間。
這種鳥通常比禿鷹大50%,翼展超過2米
3 獵豹
獵豹是非洲最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陸地動物。獵豹對速度的獨特適應(yīng)能力使它能在不到三秒的時間內(nèi)達到每小時110公里以上的速度。它們?nèi)贂r的步幅有7米長。
獵豹獨特的身體構(gòu)成,包括靈活的脊椎、半伸縮的爪子、長腿和長尾巴,使它的最高速度達到110公里/小時。獵豹的身體又瘦又輕,四肢又長又細。發(fā)達的肌肉能使四肢更好地擺動,從而增加加速度。
獵豹的腳墊比其他貓科動物更復(fù)雜,護墊的工作原理與輪胎胎面相同,在快速急轉(zhuǎn)彎時提供更大的牽引力。半可伸縮的短鈍爪比其他貓科動物更像狗的爪子。爪子的工作原理類似于跑鞋上的夾板,在沖刺時抓住地面以獲得牽引力和速度。
在20世紀70年代,歐洲移民認為這些大型貓科動物是需要消滅的害蟲,因此它們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它們目前只占據(jù)了歷史范圍的10%左右。
它們分布廣泛,但在它們?nèi)匀淮嬖诘牡貐^(qū)稀少和分散。獵豹在非洲南部和東部繁衍生息。
4 旗魚
旗魚成群游動,它們的數(shù)量使它們能夠?qū)Ⅳ~群向上推進,而水面則是一個屏障。魚背上巨大的“帆”引導(dǎo)魚群朝著特定的方向前進。
旗魚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快的魚。一些科學(xué)家認為旗魚是海洋中速度最快的魚類,其速度超過了每小時68英里。
5 箭魚
高度洄游的掠食性魚類,長著長而平的尖嘴,劍魚在一些國家也被稱為寬嘴魚。劍魚以其粗大的嘴而聞名,長度可超過1.5米,但它們也是地球上速度最快的魚類之一。
科學(xué)家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使劍魚達到每小時100公里速度的部分機制。
6 鴕鳥
鴕鳥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鳥類,站立時高2.5米。這種鳥的體重高達145公斤,這使它無法飛行。
另一方面,鴕鳥有一些獨特的品質(zhì),使它能夠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的大草原、沙漠和開闊的森林中茁壯成長。
鴕鳥有長長的、肌肉發(fā)達的腿,專為奔跑而設(shè)計。與其他每只腳上有三或四個腳趾的鳥類不同,鴕鳥每只腳上只有兩個腳趾,這讓它們跑得更快。它們可以以70公里/小時的速度沖刺,并保持50公里/小時的恒定速度。
鴕鳥在遇到危險時通常能跑得比任何動物快。因此,鴕鳥也是最快的兩足哺乳動物。
7 叉角羚
叉角羚是北美跑得最快的陸地哺乳動物。它們的典型奔跑速度是每小時40英里,盡管在長距離的奔跑中它們可以達到每小時60英里。
雖然比獵豹慢,叉角羚可以保持相當長的時間,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二快的陸地動物。
叉角羚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60英里,是世界上速度第二快的陸地動物(獵豹每小時61英里)。雖然叉角羚的速度比獵豹慢,但它可以保持相當長的時間。
叉角羚興奮時,會豎起一叢白發(fā)。一只叉角羚偶爾會弓起背,兩腿并攏,躍入空中。它們可以直跳超過3米。
8 獅子
獅子在非洲最快的陸地動物中排名第二,最高速度為81公里/小時。盡管獅子的最高時速可達81公里/小時,令人印象深刻,但這些巨大的貓科動物無法保持如此令人痛苦的速度,尤其是在追逐過程中扭轉(zhuǎn)身體的時候。
雖然母獅可以達到每小時81公里的速度,但它們只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這樣做,因此它們必須在攻擊獵物之前靠近獵物。
9藍角馬
雖然藍角馬是羚羊類,但它龐大的身體和異常巨大的前肢使它看起來像牛。藍角馬可以長到8英尺長,肩膀高4.5英尺,重600磅。雄性和雌性都長角。
藍角馬,或稱牛羚,可以疾馳至80.5公里/小時,與獅子的速度相當。它可以超過許多其他陸地哺乳動物。因為它是大多數(shù)非洲捕食者的食物,如獅子、獵豹、鬣狗,所以它的速度快是一個優(yōu)勢。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6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