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么(心學王陽明最經(jīng)典兩句話)
第一句是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意思是說我們越是處在一個艱難的處境上,我們越是要磨練自己的心智。王陽明24歲那一年,在會試中再一次名落孫山。知道自己落榜了,他沒有向其他人一樣垂頭喪氣,反而是面不改色,很淡定。身邊的好友同僚們都以為,他是強撐著,都過來安慰他。第二句是靜時存養(yǎng),動時省察。
王陽明一直以來都被人們推到了很高的地位上,千古第一完人、心學大師啊,就好像各種各樣好詞放在他的身上都不為過,我們都認為王陽明配得上這份推崇。那么我們來品讀一下王陽明的幾句話,相信在聽完了之后,能夠讓我們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順利一些。
第一句是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意思是說我們越是處在一個艱難的處境上,我們越是要磨練自己的心智。王陽明24歲那一年,在會試中再一次名落孫山。知道自己落榜了,他沒有向其他人一樣垂頭喪氣,反而是面不改色,很淡定。身邊的好友同僚們都以為,他是強撐著,都過來安慰他。
但是沒有想到,王陽明卻說,“你們都認為落榜很恥辱,可是我認為如果因為落榜而動搖了我自己的內(nèi)心,這才是最可恥的事?!闭f的挺好,是不是。我們在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挫折也好,困難也好,畢竟這一輩子誰還沒有一個磕磕絆絆、不順利的時候呢?
可是正如文天祥曾經(jīng)說的,“時窮 節(jié)乃現(xiàn) ”一樣,往往是人在最低谷的時候,才能夠體現(xiàn)這個人的心性跟心智。那么后來王陽明又因為反對宦官,被貶到了龍場驛站。這就更不用說了,條件特別得差。沒有辦法,它只能是自己開荒、自己種地、自己燒火做飯,沒有人伺候他,可是這個人呢,他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特別地強,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
那我們再反觀我們現(xiàn)在可能身邊的很多人,從小我們都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光是面對挫折的時候,我們玻璃心太重。反而我們根本就承受不了任何的失敗,甚至還會在碰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干等著別人來幫助,不會自己去主動地來解決問題。
那我想說今天這第二句是靜時存養(yǎng),動時省察。
安靜的時候我們要想著提高自身,行動的時候我們要懂得時刻反省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人呢,你如果不能夠看清自己,那么你很容易就會自我感覺良好。那些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們不是固步自封,就是止步不前。所以孔子才提倡“吾日三省吾身”,說我們要經(jīng)常反省自身,這樣才能清地找出自己的不足,才可能會有進步的空間。
我們再來說王陽明,他是心學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也并不是一個天生就很聰明的人,不是說天資很高。當年他考功名的時候,連續(xù)考了好幾年才考中的進士。雖然說前幾次都落榜,可是王陽明很堅持。就算再笨的人,如果能堅持做好定期反省自己,那么我想,沒有什么事是不會成功的。
一個人越是在艱難,越遇到坎坷的時候,越能體現(xiàn)他內(nèi)心的修養(yǎng)。 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更能懂得及時反省自己,及時改正自己的人,肯定每天都會在進步。那么如果能夠做到這些的話,還有什么樣的坎坷事是過不去的呢?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