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yè)里的本位主義(本位主義是什么意思)
本位主義指政府或社會群體以金錢價值為計量單位、以金錢價值作為比較標準,認定金錢為它唯一義務支付和收入計量的方式。在經(jīng)濟學上,本位主義也被稱為金錢政策或金錢政策,是用來維護國家貨幣價值的政策,采取措施,以確保該貨幣在國內(nèi)和國外都受到定價,從而充分利用其定價力量。
什么是本位主義?客觀上來講,本位主義指的是在崗位上只能考慮自己崗位上的意見,做出有利于自己崗位或部門的決策,而不會考慮更長遠或深遠的問題。
本位主義就好像這顆螺絲釘只在這個位置上發(fā)揮作用,離開了這個位置就會別扭起來。
在大公司工作過的人應該都會有這個感受,這個事情跟自己崗位相關,那就回發(fā)表代表自己崗位的意見,任何脫離自己崗位的想法都是錯誤的。
本位主義實際上是一種主觀主義,這種不從實際出發(fā),而從部門利益或個人利益出發(fā)的做法其實是不值得提倡的。
本位主義為什么能生存呢?
只要是企業(yè)就會有小團體,而且工作的級別越高,本位主義現(xiàn)象越嚴重。
比如總公司級別的單位往往不會考慮基層業(yè)務流程的實際,因為其本質(zhì)工作就是要盯牢業(yè)務發(fā)展合規(guī),所以一切非標準的東西都是錯誤的,甚至是應該取締的。
其實站在其崗位上,也能理解其做法,因為打在總公司身上的鞭子會更重,總部的位置比較高,容易受到監(jiān)管的管轄與管制,如果連總部都做不好,那上梁不正下梁歪,整個系統(tǒng)可能就會亂起來。
但是,即使這樣,我覺得也不應該不敢挑擔子。有些時候,我們還是要敢于承擔一些責任,打破一些常規(guī),才能取得好的結果。
比如最近我接到一個案例,其實風險可控,業(yè)務模式也比較好,最主要是在其他領域取得過了成功案例,如果業(yè)務報到總公司肯定會被斃掉。這
個時候做出要不要報總公司的決定,我覺得就應該從實際出發(fā)。
如果報總公司會影響效率,還值不值得報呢?
我覺得在業(yè)務還沒有成型的時候,報總公司走流程肯定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實際上,我們應該客觀分析業(yè)務的利弊,應該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
如果從個人或部門利益考慮,肯定是報總公司比較安全,但這對業(yè)務部門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意味著要經(jīng)過很長時間才能上線,甚至是被總公司否定的風險。
如果從公司角度出發(fā),為了業(yè)務能順利上線,我們還是自己做主張,犧牲個人利益,成就集體利益。只要結果是好的, 我們犧牲個人和部門利益的做法就是對的。
前提是,部門的領導要能同意。
所以打破本位主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爭取部門領導的同意,甘愿犧牲,光靠個別人員的努力是很難成功的。其次,我們應該在業(yè)務成熟以后再告訴總公司,當時是如何考慮的,并且分析業(yè)務的可行性。
林子大了以后,就什么鳥都會有,但自私鳥最多。
我知道越權是不對的,但很多時候,必須要敢于自我犧牲,通過自己的主動做法去克服組織的盲目。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做到實事求是。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4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