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有怎樣的由來(五岳是指哪五座山)
“五岳”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他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論景觀,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恒山奇,嵩山奧。
東岳泰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中華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山東泰安,有數(shù)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
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國首例自然文化雙重遺產(chǎn)項目。文化遺產(chǎn)極為豐富,現(xiàn)存古遺址97處,古建筑群22處,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南岳衡山
早先的南岳是安徽的天柱山,漢以后改為衡山。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湘江之畔,從衡陽到長沙延綿800余里,共有72峰。
整座山脈的走向好像大鳥展翅,故古人以一句話概括衡山外觀形象之美:“唯有南岳獨如飛?!彼闹鞣遄H诜逶诤馍娇h境內(nèi),衡山的名勝就集中在這一帶。
西岳華山
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華山為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于華山,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北岳恒山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4公里處。自古即為中國北方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和重要的道教發(fā)祥地之一,是中華錦繡山河的杰出代表,國家地理重要標志,承載著中華文明符號,孕育出深濃的地域文化和民俗,具有國山地位。
中岳嵩山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內(nèi)。中岳嵩山由太室山(海撥1,494米)和少室山(海撥1,512米)等組成,雄峙中原,群峰聳立,層巒疊嶂。
地處古都汴、洛之間,自古為文人薈萃之地,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學土、高僧名道、拳豪義俠留下了大量名勝古跡,如始建于北魏的少林寺,規(guī)模宏大的中岳廟等。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