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38.4萬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眾所周知,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約38.4萬公里,如果以第三宇宙速度徑直飛向月球,38萬公里也不過是6個多小時。月球的直徑3500公里,質量7350億億噸,相當于地球質量的181,月面重力則差不多相當于地球重力的16。
眾所周知,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約38.4萬公里,如果以第三宇宙速度徑直飛向月球,38萬公里也不過是6個多小時。
月球的直徑3500公里,質量7350億億噸,相當于地球質量的1/81,月面重力則差不多相當于地球重力的1/6。
如果月球向地球掉下來,其撞擊地球的速度將超過每秒11 公里。可以肯定,其結果絕不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爆炸,而是后果要嚴重得多的事件。
這種情況會發(fā)生嗎?如果發(fā)生,會出現什么情況?
幸運的是,在太陽系內,這類宇宙災難是不常出現的。月球繞地球運轉,而地球又圍繞太陽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這個過程,數十億年來周而復始循環(huán)不已。
要是它們軌道缺乏應有的穩(wěn)定,其運動早就發(fā)生變化了。由此看來,月亮掉到地球上的情況基本上是不會出現。
但是,這種推理法并不科學,因為過去沒發(fā)生變化,并不意味著永遠不會變化。這個問題可由專門研究空間物體運動的天文學分支學科--天體力學來解決。
天體力學的基本原理是萬有引力,它是計算一切自然天體和人造星體運行軌道的基礎。
至今,尚未發(fā)現上述定律有過任何錯誤,亦或任何不適用的例外情況。小至我們居住的房子,大至銀河系中的整個太陽系,乃至我們所認識的整個宇宙,無一不受其制約。
因萬有引力作用,月亮受地球吸引,而由于慣性作用,月球自身的運動又使它趨于遠離地球。
引力和慣性的相互作用,使得月球運行的軌跡呈橢圓形的封閉曲線。此種軌道形狀并非月球所獨有。
正如德國天文學家約翰·開普勒所指出:一切行星,連同它們的衛(wèi)星,甚至包括一切天體,它們的軌道都呈橢圓形。換言之,所有天體都以橢圓形軌道運轉,這就是宇宙中的一個普遍規(guī)律。
確定一個橢圓形軌道的確切形狀是有困難的。以月球為例,它還受到別的行星、衛(wèi)星,以及太陽的制約。
因此,其軌道的形狀,只能作出近似的計算。但這絲毫不意味著不可能精確地計算月球軌道的形狀。恰恰相反,無數有關日蝕、月蝕預測的經驗表明這些計算還是可靠的。
奧地利天文學家德奧德洛·德·奧波塞爾上世紀就曾計算出從公元前1208年至公元2163年間的8000次日蝕及5200次月蝕。
迄今,凡預測的20世紀以及本世紀的日、月蝕均能準時地觀察到,誤差不超過一秒。
以上事例表明,月球軌道確實是很穩(wěn)定的,我們沒有理由擔心,月球會莫名其妙地突然改變它的運動規(guī)律。
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斷言,月球軌道自古以來就和現在一樣,而且,將來亦復如此。
太陽系中所有天體的軌道,如同大自然中任何事物一樣,都在演變,而這種演變,首先是由于太陽的干擾。
難道這種干擾就不會導致月亮危險地接近地球,以至掉到地球上嗎?
盡管天體運動軌道的變化是極微的,但最細微的變化也會積少成多,到一定時候,這種變化就會達到相當可觀的規(guī)模,當然,這個過程不會很快,也許是在若干億年之后。那時,將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讓我們設想一下地球和月球靠近時的情況:兩個巨大的球體直徑分別是1.3萬公里和3500公里。地球以它巨大的引力吸引著月球離它最近的部分。
而月球遠離地球的另一面所受的引力將要弱得多。
如果構成月球的物質不夠堅固,地球引力將使月亮炸成碎片,變成繞地球運轉的一個環(huán)狀物。那時,一場真正的空間災難將會出現,然而,受害者也只會是月亮,而不是地球。
衛(wèi)星接近行星危險區(qū)的距離已為法國數學家埃杜爾多洛切在十九世紀中葉計算出來。
以月球為例:危險區(qū)的邊沿離地心最近距離為18300公里,約三個地球半徑的距離。月亮接近地球不能超過此距離。
任何衛(wèi)星違反這條空間運行的規(guī)則,就將付出粉身碎骨的代價,土星光環(huán)就是這樣形成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