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樓蘭指什么地方(樓蘭是什么意思)
根據(jù)歷史上的記載,樓蘭這個國家最早出現(xiàn)于《漢書》的記載上,據(jù)書中所記載,樓蘭被中國命名為鄯善國,距離當時的首都長安更是千里迢迢,人口更是僅僅只有五百七十戶,這等彈丸小國僅憑一國自然是無法獨立生存下去。
我國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曾在《行軍吟》中寫道:“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p>
自古以來,樓蘭這座城市如同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們渴望對這個早已消失在歷史中的國度一探究竟。
但同時也讓世人好奇不已,樓蘭究竟犯下了什么彌天大錯,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甚至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樓蘭:原本是西域一小國,攀附中國而生
根據(jù)歷史上的記載,樓蘭這個國家最早出現(xiàn)于《漢書》的記載上,據(jù)書中所記載,樓蘭被中國命名為鄯善國。
距離當時的首都長安更是千里迢迢,人口更是僅僅只有五百七十戶,這等彈丸小國僅憑一國自然是無法獨立生存下去。
中原于漢朝之前甚至對這個小國毫無了解,那時的中國正著手于統(tǒng)一中原,對此等小國毫無興趣,也沒有精力來對付樓蘭。
直至漢朝建成,張騫探訪西域之時,中原人們才初次了解到這世上還存在如此一個國家。
而此時的樓蘭正因為匈奴的多次侵犯而忙得焦頭爛額,此時中原的來訪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神兵天降。
樓蘭在此之前從未見過如此堅不可摧的東方大國,他們就像落水的人,緊緊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們愿意付出一切代價換回國家的安寧,而中原也愿意做一個順水推舟的人情,毫不費力地替樓蘭趕走了氣勢洶洶的匈奴。
但是這并非無償行為,與之相對的,樓蘭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他們要付出數(shù)以萬計的金銀財寶,以及土壤豐饒的領(lǐng)土與良田。
此外,中原還要求樓蘭每年派出一名質(zhì)子前往中原,作為兩國友好的證明。
而面對救命恩人,樓蘭毫無拒絕的理由。為了繼續(xù)維持國內(nèi)的和平生活,樓蘭只得點頭答應(yīng)了中原的要求。
樓蘭:臣服投降,換來中原的得寸進尺
在成為中原的附屬之國后,樓蘭的境內(nèi)就此安全了下來。
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另一個揮之不去的巨大隱患。樓蘭地理位置極其特殊,物產(chǎn)豐富,資源豐厚,而那時的樓蘭對于中原來說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肥肉,面對盤中之餐有何理由不美美享用一番的道理?
于是,中原開始調(diào)兵遣將,派遣大量的人馬駐扎于樓蘭。
為了獲取更為豐富的物資,中原開始對樓蘭進行毫無底線的掠奪,他們開始大肆搜刮樓蘭皇室的財富,甚至將雙手伸向了普通民眾,只為獲得更多的財富。
面對中原的無恥行徑,樓蘭一開始選擇忍氣吞聲,畢竟對方貴為東方古國,而且軍事力量極為強大,自己與它貿(mào)然開戰(zhàn),無疑于雞卵碰石,毫無還手之力。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樓蘭人民心中的怒火已經(jīng)逐漸加深,他們無法忍受繼續(xù)任人宰割,要求朝廷立刻出兵,推翻中原的控制。
樓蘭:貿(mào)然開戰(zhàn),惹怒中原,發(fā)誓“不破樓蘭終不還”
樓蘭王同樣對于中原的無禮行徑倍感憤怒,但是樓蘭并沒有中原一般強大的、無堅不摧的軍事力量,貿(mào)然開戰(zhàn)只能是自尋死路。
但就在此時,匈奴突然派遣使者造訪樓蘭,聲稱自己愿意助樓蘭一臂之力。
遠在中原的皇帝忽聞樓蘭造反的行徑,樓蘭的軍隊闖入周圍無辜村民所居住的村莊,開始大肆地燒殺搶率無惡不作,殘害了無數(shù)的貧民百姓,數(shù)以千計的人民死于樓蘭軍隊的刀槍之下。
這讓皇帝頓時勃然大怒,他憎恨的不僅僅是樓蘭的突然背叛,更是憤怒于樓蘭過于殘忍無情,甚至將魔掌伸向了無辜的人民群眾。
無數(shù)鮮活的生命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的美好,就這樣白白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其中甚至有不少嬰兒甚至還未睜開雙眼便離開了人世,令人唏噓不已,同時憤恨于樓蘭毫無差別地屠殺行為。
皇帝立即下令:要求所有軍隊集結(jié)人馬,火速捉拿樓蘭叛軍,死活不論,刻不容緩,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不可。訓(xùn)練有素的軍隊們迅速集結(jié)人馬,前往邊界鎮(zhèn)壓叛軍。
而樓蘭軍隊盡管得到了匈奴的幫助,但是面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中原軍隊,他們?nèi)缤蓛阂话愫翢o還手之力,被中原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樓蘭的下場可想而知,這座小國因為自己的魯莽行事最終被中原一舉攻破,甚至就此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所留下的僅僅只是書面上的記載與口頭上的傳說。
樓蘭至死都不明白自己究竟失敗于何處,便就此消失得無影無蹤,盡管相當殘忍,但是這也是中原的無可奈何之舉,若是不攻破樓蘭,將會有更多的中原子民失去生命。
而對于挑撥離間的匈奴,中原同樣不打算任其逃之夭夭。在消滅樓蘭后,中原同樣出兵,討伐匈奴,讓匈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不敢輕易冒犯中原,中原同樣獲得了長久的寧靜。
盡管樓蘭卻是真正存在于這個歷史之上,但面對于強大的中原,樓蘭沒有還手之力,卻依舊奢望能夠推翻中原,試圖完成這個毫無可能的任務(wù)。
但是,樓蘭過于天真,它從未想過如果自己失敗會落得何般凄慘的下場。于是,樓蘭終究迎來了王朝的覆滅,這座城市從此消失,僅僅只成為了人民茶余飯后所津津樂道的閑談。
樓蘭的所作所為無疑也警示著如今的中國,若想獲得在國際上的話語權(quán),那么一定要獲得與之相配的能力,否則,則只能乖乖地俯首稱臣,任人宰割。
若是貿(mào)然開戰(zhàn),那么受傷的必定是自己國家的人民,甚至可能因此迎來一個國家的覆滅。
因此,我們要意識到建設(shè)國家依舊是我們每個人理所應(yīng)當、不可推卸的責(zé)任,只有實現(xiàn)社會理想,才能在此基礎(chǔ)上實現(xiàn)個人的理想。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