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擁有千年輝煌歷史的縣(湖南省桂陽縣屬于哪個市管轄)
歷史上曾經先后存在過三個桂陽縣,不過這三個桂陽縣都曾經被郴州管轄過。西漢元鼎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3年,朝廷開始設立桂陽郡。桂陽郡管轄了郴縣、臨武縣、南平縣、便縣、耒陽縣、桂陽縣、陽山縣、陰山縣、曲江縣、含洭縣和湞陽縣。
在湖南省的湘南地區(qū),有這樣一個縣,它的面積很大,達到了2973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普查時,常住人口約為70.9萬人。
2021年全縣地區(qū)生產總值約為413.1億元?,F(xiàn)在它屬于郴州市管轄,歷史上曾經與郴州分治并立近一千年。
它有“楚南名區(qū),千年古縣”的美譽,人稱“八寶之地”和“蔡倫故里”,這個縣就是桂陽。
一、三個桂陽縣
歷史上曾經先后存在過三個桂陽縣,不過這三個桂陽縣都曾經被郴州管轄過。
西漢元鼎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3年,朝廷開始設立桂陽郡。桂陽郡管轄了郴縣、臨武縣、南平縣、便縣、耒陽縣、桂陽縣、陽山縣、陰山縣、曲江縣、含洭縣和湞陽縣。
其中,現(xiàn)在屬于郴州也就是仍在湖南省境內的只有郴縣、臨武縣、南平縣、便縣、耒陽縣和陰山縣等六縣,其余五縣在今天的廣東省韶關市和清遠市境內,由此可見,當時的桂陽郡的管轄范圍是相當大的。
當時桂陽郡內已經設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桂陽縣。但是,那時候的桂陽縣指的是現(xiàn)在的廣東省連州市!郡治在郴縣。
第二個叫桂陽縣的就是今天的汝城縣,第二個桂陽縣包括今天的汝城縣和桂東縣。
從北宋的太平興國元年,也就是公元976年開始,因為避宋太宗趙光義之諱,改名為桂陽縣。1913年,因為桂陽州改名為桂陽縣,為了避免重名,原桂陽縣改名為汝城縣。
第三個桂陽縣就是大家熟悉的,目前正在使用這個名字的桂陽縣。
二、桂陽縣原來是由郴縣析置的
郴縣,秦置。秦朝時郴州境內只設立了兩個縣,分別是耒縣、郴縣。郴縣面積很大,今天郴州市境內不少縣是由郴縣析置而來!
公元617年,隋朝末年的割據政權之一梁王蕭銑分郴縣西部地區(qū)設置了平陽縣,平陽縣域就是今天的桂陽縣境。到了唐朝,又把平陽縣劃歸郴縣,不久又重新設立平陽縣。
當時的州治一會兒在平陽縣,一會兒又回到郴縣,古人也是相當?shù)臒o聊,變來變去的!
三、郴州和桂陽分治時期
到了唐朝中后期的804年,朝廷在平陽縣設置了桂陽監(jiān),這是歷史上首次用桂陽這個名字來命名湖南省境內的地方,但是,桂陽監(jiān)級別比縣高,只管理平陽縣。
到了五代十國的后晉時期,也就是公元936年,桂陽監(jiān)開始有了一塊領地——臨武縣,并歸長沙府管轄,這是歷史上的郴桂分治的開始。
到了宋朝,桂陽監(jiān)變成了桂陽軍,到了元朝,又變成了桂陽路。桂陽路管理平陽縣、臨武縣、藍山縣和耒陽州、常寧州。
到了明朝初年,桂陽路又變成了桂陽府,管理平陽縣、臨武縣、藍山縣和常寧州、耒陽州。這時候郴州市境內其他地方歸屬于郴州府管轄。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明**朝在1376年廢除平陽縣,并把桂陽府降級為桂陽縣,這是今天的桂陽縣真正定名的開始。
1369年,耒陽州和常寧州從桂陽府劃給衡州府,從此以后,常寧和耒陽長期屬于衡陽管轄。
不過,后來曾經有段時間耒陽劃歸郴州、桂陽劃歸衡陽管轄過。常寧則一直留在了衡陽沒有變化。
在以后的日子里,桂陽縣又升為州,領地是臨武縣、藍山縣和嘉禾縣。其實,嘉禾縣也是從桂陽州分拆出來的。
四、蔡倫是耒陽人還是桂陽人
蔡倫造紙,天下聞名。不過,蔡倫到底是哪里人,至今仍有爭議。目前,國內至少有五個縣認為本縣是蔡倫故里。耒陽市和桂陽縣都把蔡倫列為本縣名人。
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爭議,是因為正史里對蔡倫是哪里人的記錄只有幾個字而已。正史南朝時宋人范曄《后漢書》中記載;“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因為太過于簡單,所以產生了異議。
1、湖南東安人
南朝時宋人庾仲雍在《湘州記》中記載:(在今湖南東安縣)蔡子池南有石臼,云是蔡倫舂紙臼也”。
2、江西永豐人
南朝時宋人劉澄之在《江州記》中記載:“興平縣(今江西永豐縣東北)蔡子池南有石穴,深二百許丈,石色青,堪為書研?!?/p>
3、湖北棗陽人
南朝時宋人盛弘之的《荊州記》中記載:“棗陽縣百許步蔡倫宅,其中具存。其傍有池,即名蔡子池。”
4、湖南耒陽人
認為蔡倫是耒陽人的主要依據是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書中記載:“(耒水)西北經蔡洲,洲西即蔡倫故宅,旁有蔡子池”。
今天耒陽市有蔡侯祠、蔡倫竹海等景點。
5、湖南桂陽人
認為蔡倫是桂陽縣人的主要依據如下:
此處“桂陽”是指桂陽郡,“桂陽人”即桂陽郡治所在縣的人。因為《后漢書》人物傳記中的籍貫表述一般是按郡、縣地名記載,只有當籍貫為郡治所在縣時則省略縣名。
而桂陽郡的郡治在郴縣,桂陽縣則是由郴縣析置的。桂陽縣境內同樣有蔡倫井、蔡侯祠等古跡。此外,桂陽縣有不少典籍有關于蔡倫的記載。
五、人杰地靈的桂陽
桂陽縣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這里歷史上涌現(xiàn)了大量的杰出人物。如東漢尚書胡騰,五代十國時期嚴州刺史劉昭禹,明初進士、江西布政司右參政,二品大員李思聰?shù)热恕?/p>
清朝時期桂陽縣人才輩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尤其是陳士杰和夏時家族。
陳士杰起家于湘軍,歷任浙江、山東兩省巡撫,夏時是陳士杰外甥,歷任江西、陜西巡撫。這二人的后代多人官至知府、知州、翰林編修、道臺等職。
六、歸于平淡
公元1913年,桂陽州又變成了桂陽縣,屬于衡永郴桂道。后來衡永郴桂道又改名為衡陽道,桂陽縣屬于衡陽道。湘南行署成立后,桂陽縣屬于湘南行署。
1954年開始,桂陽縣歸屬于郴縣專區(qū),從此,桂陽縣隸屬于郴州市管轄至今,成了一個非常普通的縣。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