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是故事的發(fā)源地(河南梁祝故里在什么地方)
苧麻村這個地方雖然不長糧食作物,卻吸引了崇王朱見澤在此建莊設驛,因此產生了一個集鎮(zhèn)那就是駐馬店。
2003年10月18日國家郵政局舉辦的《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特種郵票始發(fā)式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舉行。
當時全國各地的許多集郵愛好者感到莫名其妙,甚至許多駐馬店人也很疑惑:“梁山伯與祝英臺和駐馬店有關系嗎?”
當然有關系,駐馬店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的發(fā)源地。
在駐馬店轄下的汝南縣馬鄉(xiāng)鎮(zhèn)至今還流傳著“梁山伯祝英臺,埋在馬鄉(xiāng)路兩沿兒。
西邊埋的梁山伯,東邊埋的祝英臺”的歌謠。此外汝南還有不少關于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遺跡。
有人說,駐馬店這個名字實在是太“土”了,和梁山伯的故事完全不搭。
其實,駐馬店這個地方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且很有文化的一個地方。
駐馬店這個地方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夏禹時期。但駐馬店這個名字出現(xiàn)的比較晚,大約是明朝的明英宗在位期間。
現(xiàn)在的驛城區(qū)老街這個地方在明朝以前是個小村落,名叫苧麻村。
因為這一帶地勢低洼,不適合種植糧食作物,只能種植苧麻這種用來織布的植物,因此便以此為名。
1474年,明英宗第六子朱見澤被封為崇王,府邸就在今天的汝南縣。
有次他來到風景如畫的苧麻村,看到這里南臨川流不息的練江,北依蘆草叢生的湖泊(今市區(qū)),西南有悠然可見的秀山,東面是廣闊無垠的平原。
鎮(zhèn)外,有宋朝修建的彌勒寺,香火繚繞,晨鐘暮鼓,悠揚飄蕩。于是,就在此建了一座莊園。
為了和京師聯(lián)系,朱見澤就在他的莊園附近設置了驛站。
由于這個驛站地處確山,汝陽(今汝南),遂平3縣交界處,交通便利。
這里漸漸就成為了一個大的交通樞紐。許多人來這個地方做生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集鎮(zhèn)。
鎮(zhèn)上經常有來來往往的驛馬在此歇腳駐留,于是苧麻就成了“駐馬”了。
又因為鎮(zhèn)上有許多供來往商賈休息的客棧馬店,因此漸漸便有了“駐馬店”的名字。
清朝時,駐馬店依然是個很重要的集鎮(zhèn),不過也僅此而已。直到一條鐵路修建徹底改變了駐馬店的命運。
光緒年間,清政府修建京漢鐵路,在駐馬店約1公里處設置了一個車站,當時就定名位“駐馬店站”。
這時駐馬店就圍繞著這個火車站發(fā)展為了一個大的城市,駐馬店這個名字漸漸被南來北往的人們所熟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駐馬店先是成為省轄市,后成為縣轄鎮(zhèn),1967年成立駐馬店地區(qū),2000年撤地設市,這便是現(xiàn)在的駐馬店地級市。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