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晚霞的唯美詩句(晚霞行千里的上一句)
晚霞行千里的上一句“朝霞不出門”,是指看到朝霞就意味著今天可能會下雨,而“晚霞行千里”則意味著晚霞出現(xiàn)時明天可能是大好的晴天,這都是因為天氣運行的規(guī)律是自西向東的,而朝霞則預示著水汽已經向西入侵,晚霞則是云朵東移,才能出現(xiàn)。
等待一個紅霞漫天的時刻是幸福,宛若在清晨見到晶亮的露珠,在生命中見到暖意的善良,在路途中遇見你,無論此去經年,夕陽如畫良辰美景依舊。
諺云,朝霞暮霞,無水煎茶,朝霞不出門,暮霞走千里。
陽光下空氣對流旺盛,大氣中塵埃較多,此時出現(xiàn)霞光,且紅光顯得純凈,這預兆晴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降雨天氣主要來自兩個方向,一是受西風帶影響,系統(tǒng)性天氣過程自西向東移動,如果東方出現(xiàn)早霞,而西方天空有厚云,將有系統(tǒng)性降水天氣。
另一個是對流性降水過程,隨著日照加強而空氣對流增強,因此往往隨太陽移動,在中午前后形成局地降雨,如果雨后晴天,東方出現(xiàn)朝霞,表現(xiàn)出大氣中濕度很大,這是雨兆。
而晚霞出現(xiàn)一般表示西方天空沒有大范圍云層,這是系統(tǒng)性天氣已過境的征兆。而且,由于熱力對流在傍晚減弱,也就難以形成降雨。因此才有“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諺語。但由于霞與天氣的關系比較復雜,雨后暫晴時出現(xiàn)晚霞,沿海受臺風影響,有天氣系統(tǒng)從東方移過來時,盡管有晚霞,仍會形成降雨。
這也是地球上最具詩意的時候,傍晚的塵埃較多,當太陽將要落山時,太陽光穿透大氣層到達觀察者所經過的路程要比中午時長得多,波長較短的光——藍色和紫色的光幾乎散射怠盡,只剩下橙色和紅色的光,所以隨著太陽慢慢落下,天空看起來也從橙色變成紅色。
這個道理也適合朝霞嘍。因為地球上空氣里含有氧、氮等肉眼看不見的細小顆粒。這些氧、氮顆粒使太陽的光線向四面八方分散,使天空中充滿了“散亂光”。光線成分中比較容易分散的是藍色光,因此白天的天空看去是藍色的。
天空中的云可以把霞光反射到地面,從而呈現(xiàn)出白云被“染上”霞光的如幻景象。
當大氣中濕度較大時,或系統(tǒng)性云系移近時,空中會懸浮著很多較大的水滴,對各種顏色光有不同的散射作用。半徑比光波波長小的水滴主要散射藍色光;而半徑在0.5微米至1微米區(qū)間的水滴主要散射紅色光,因而有時在近地面天空形成紫紅、褐紅的顏色,大氣中水汽含量越多,霞的色彩就越鮮艷。
大氣中氣溶膠粒子對霞光也有重要的影響,當粒子較大時,光的色彩將變得復雜,同時會受到較大衰減。霞光將呈現(xiàn)出淡黃、淡紅和灰的顏色,大氣中塵埃含量越多,霞的亮度越弱,也就是你看夕陽西下時舒服不刺眼了。
為人的幸福就是可以見到身邊諸多美景,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詩意的風景。生活簡單讓人輕松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著簡單,可以悟到生命之輕,輕得若飛花,輕得似落霞;
太陽、地球的時時轉動,云層的浮移,風的吹拂,光線的變幻莫測,都會讓我們看到千變萬化的自然景觀,如畫夕陽只是其一,但這都是平日里的種種小幸福,就像西天呈現(xiàn)那種淺淺的淡淡的粉,恍如癡戀斯世的感覺,雖然僅僅默默凝望、相思,卻又是那么的綿長濃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