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之外強中干(外強中干是什么意思)
外強中干(拼音:wàiqiángzhōnggān)是一則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guān)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五年》?!巴鈴娭懈伞钡脑x是外有強形,內(nèi)中干竭;泛指外表強大,內(nèi)實空虛;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外強中干。晉獻公死后里克殺死幼主奚齊,消息傳到正客居秦國的晉公子夷吾耳中。他覺得時機到了自己回國為王的大路已鋪好,高興得徹夜未眠。第二天夷吾立即求見秦穆公,對穆公說:現(xiàn)在晉國沒有國君,我應該義不容辭地回去安定晉國。請求大王借我戰(zhàn)車千乘,甲士三千將來我會重重地答謝大王。
秦穆公問道:"我想知道將來公子答謝我的具體辦法!"夷吾說:大王我若當了晉國國君,送給大王五座城池您看如何這禮物還夠分量吧!秦穆公說:好我們一言為定,我希望你能守信用。夷吾如愿已償果然當上了晉國國君。但坐穩(wěn)王位后,他又覺得白白給秦穆公五座城池心里不好受,便有意將事情拖了下來。
秦穆公雖然有那種想法,但也沒有真正打算白要晉國的那五座城池,這件事無人提及也就漸漸被人淡忘了。第二年秦國發(fā)生了大旱災,秦穆公為解燃眉之急派人到晉國去借糧。
這時已經(jīng)成了晉惠公的夷吾,不但一口拒絕了秦國的請求,而且還說了許多對秦國不友好的話,秦國的使臣帶了一肚子怨氣空手而回,把在晉國的遭遇向秦穆公報告。
秦穆公對晉惠公的言行感到無比氣憤。這時秦國的大臣對秦穆公說:大王晉惠公也太不像個君王了,當年如果不是我們借兵給他他也當不了國君,而且他當年答應我們的五座城池也沒有給我們。大王應該馬上興兵教訓教訓這個小人。秦穆公聽了大臣的話,也覺得這口惡氣實在難以咽下。
于是親自率領(lǐng)大軍浩浩蕩蕩直撲晉國,秦軍上下含怨而來作戰(zhàn)格外英勇,大軍一出師,便勢如破竹。不幾日就已兵臨晉國京城韓城之下。自不量力的晉惠公羞辱走秦國使臣,心中也忐忑不安,這一天有人來報:"秦穆公親率大軍討伐晉國現(xiàn)已兵臨城下",晉惠公驚慌失措于是點起兵馬準備與秦軍大戰(zhàn)。
大戰(zhàn)之前晉惠公讓人換上鄭國送來的戰(zhàn)馬駕車。大臣鄭慶知道鄭國的這些戰(zhàn)馬是只能看不能用,便勸說道:過去打仗都用我們自己的馬來駕車。本國的馬熟悉道路適應環(huán)境駕馭起來得心應手,進退指揮自如,打起仗來才能自如?,F(xiàn)在用鄭國的馬駕車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鄭國的這種馬表面強壯膽子卻小(外強中干),一旦臨陣它們就會驚恐不安失去常態(tài),不但不聽指揮而且還狂奔亂叫。到時候您要前進它偏后退,您要后退它卻沖鋒,豈不危險至極。
晉惠公根本不聽鄭慶的勸告,堅持換鄭國送來的馬駕駛戰(zhàn)車。大戰(zhàn)展開了,晉惠公的馬被嚇得咴咴亂叫,拖著戰(zhàn)車到處亂撞最后將戰(zhàn)車拖入泥淖之中進退不得。晉惠公大聲呼救還沒等晉軍趕到,他早已成了秦穆公的俘虜。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