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十才子分別都有誰(大歷十才子名詞解釋古代文學)
關于“大歷十才子”究竟是哪十個人,史料中沒有特別明確的記載,最早出現于姚合的《極玄集》,具體指的是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
安史之亂給唐朝帶來巨大打擊,徹底驚醒了依舊生活在盛唐氣象美夢中的人們,他們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全盛時期已是過去式。
這樣的落差也反映在詩歌領域,文人的心理還是創(chuàng)作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大歷是盛唐向中唐過渡的時期,縱觀這個時期的詩壇,李白、杜甫等名家相繼離世,而韓愈、白居易、柳宗元等中唐詩人尚且年幼,還未在嶄露頭角。
大歷年間的文人他們的創(chuàng)作沒有盛唐時期充沛的自信,也沒有中唐時期對現實的關注。
他們的創(chuàng)作雖然充滿孤寂幽怨之情,選擇的意象多具有凄清蕭瑟的色調,但也形成了大歷年間獨有的特色。
大歷年間,除了韋應物、劉長卿等名家外,最有名的就是大歷十才子了。
他們是個非常松散的組織,雖然沒有共同的宣言,但是詩詞風格十分相似,都偏重詩歌形式技巧,彼此間也都有交集,因此被視作一個文學流派。
關于“大歷十才子”究竟是哪十個人,史料中沒有特別明確的記載,最早出現于姚合的《極玄集》,具體指的是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
1.李端
李端,生卒年不詳,字正己,趙州人,在大歷十大才子中較為年輕。他年輕時居住在廬山,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跟著詩僧皎然學的,曾擔任秘書省校書郎。
他的詩大多是應酬之作,表現出消極避世的思想,流傳至今的有《李端詩集》三卷。
2.盧綸
盧綸,生卒年不詳,字允言,河中蒲縣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是北魏大臣盧尚之的后人。
盧綸的一生十分坎坷,人生與仕途都一直不得意,只是在權貴的推薦下才做了很短時間的官,他善于社交,結識許多權貴與著名文人。
他的詩作多是唱和贈答之作,流傳之間的作品有《盧戶部詩集》。
3.吉中孚
吉中孚,生卒年、字號介不詳,鄱陽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擅長詩歌創(chuàng)作,流傳至今的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詩歌一首《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吊祭》。
4.韓翃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他一直在軍隊里擔任文書工作,詩作多為送別、唱和題材,他的詩在當時傳誦很廣泛,著有《韓君平詩集》。
5.錢起
錢起,生卒年不詳,字仲文,吳興人,大歷十才子之一。他曾擔任考功郎中,因此也被成為錢考功。
錢起是大歷十才子中的杰出者,善于寫景,是大歷詩風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大歷十才子之冠”,他的詩作以五言為主,多位贈別應酬之作,與郎士元齊名,二人合稱“錢郎”。
著有《錢考功集》。
6.司空曙
司空曙,生卒年不詳,字文初,一作文明,廣平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曾擔任水部郎中。他的詩作多位行旅贈別詩作,描寫安史之亂后的心情,基調幽凄、哀婉動人。
著有《司空曙詩集》2卷、《唐司空文明詩集》3卷。
7.苗發(fā)
苗發(fā),生卒年、字號、生平介不詳,潞州壺關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曾擔任秘書丞。他工于詩作,常與當時的名士酬答,但流傳至今的作品很少,后人對他的了解也很少。
8.崔洞
崔洞(一作峒),生卒年、字號、生平介不詳,大歷十才子之一,他流傳至今的詩作只有一卷。
9.耿湋
耿湋,生卒年不詳,字洪源,河東人,是寶應二年進士,大歷十才子之一。
10.夏侯審
夏侯審,生卒年、字號、生平介不詳,大歷十才子之一,曾擔任侍御史,晚年時期退居于田園別業(yè)中,傳世作品很少。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