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書法宗師(王羲之是哪個朝代的)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樼鹋R沂(今山東臨沂)人,南渡后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nèi)史,領(lǐng)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樼穑ń駥偕綎|臨沂)人,后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王羲之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nèi)史,領(lǐng)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被尊為“書圣”的王羲之吸取前人書法精華,獨創(chuàng)一家,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綜合歷代書評,王羲之的書體得之神功、千變?nèi)f化、自成一家、登峰造極的,就是楷書、行書和草書(今草)。
楷、行、草三體,自漢魏以來,在逐步演變。演變的方向,是刪繁就簡,趨于快速實用。演變的途徑是民間匠人、官方書佐以及達官顯要、清流雅士的各自努力,相互影響,經(jīng)由杰出書家的錘煉升華,匯成主流。王羲之便是這些杰出書家的典型代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