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9個部位的肉別搞混(潮汕牛肉火鍋牛肉部位哪個好吃)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去吃潮汕牛肉火鍋,完全看不懂菜單上的牛肉名稱?別著急,今天就來給你詳細介紹9大常見部位,讓你秒變行家。1.脖仁。2.匙仁。3.匙柄。4.吊龍。5.三花趾。6.五花趾。7.胸口朥。8.嫩肉。9.肥胼。
天氣變冷之后,火鍋也逐漸成為了人們外出就餐的首選。
說起火鍋你可以第一印象會想到川渝地區(qū)的麻辣紅鍋,但今天要介紹的是粵系火鍋中的一支--潮汕牛肉火鍋。
潮汕牛肉火鍋是粵系火鍋中的一種,以清湯涮新鮮黃牛肉、搭配各種地方特產醬料為特色。
它的具體興起時間不詳,大約在上世紀50-60年代,那時候一些街邊夜市的小攤販會賣牛肉丸和牛肉湯粉,慢慢就發(fā)展成牛肉火鍋,比較出名的有汕頭福合埕還有如今的八合里等等。
潮汕牛肉火鍋中,牛肉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但并不是什么牛肉都可以的,必須是新鮮的當?shù)禺a的黃牛肉。
一開始的潮汕牛肉火鍋并不像現(xiàn)在那么復雜,只是把牛肉切片然后涮熟蘸醬料吃,包括現(xiàn)在潮汕當?shù)仄胀ㄈ思依锍耘H饣疱佉彩?,就近購買新鮮黃牛肉回家涮。
后來,一些老店開始了連鎖之路,資本開始進入,簡單的賣牛肉已經不足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所以慢慢就發(fā)展出來對黃牛肉進行精細化包裝,將黃牛肉細分為9大部位。
現(xiàn)在你去到一家潮汕牛肉火鍋店,就可以看到例如吊龍、脖仁、匙仁等等牛肉部位,而在門口弄一個明廚給你看師傅們現(xiàn)切黃牛肉,也成了潮汕牛肉火鍋的一大特色。
9大部位分別是什么?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去吃潮汕牛肉火鍋,完全看不懂菜單上的牛肉名稱?別著急,今天就來給你詳細介紹9大常見部位,讓你秒變行家。
1.脖仁
也稱雪花,這個部位的肉脂肪含量適中,有清晰的雪花紋理。勃,也就是頸的意思,仁在潮汕話中有“中心”的意思,這個部位是牛的脖子上面凸起的部位,牛肩脊與頸部相連處。
這里活動頻繁,肉質特別細嫩,所以很受歡迎,因為數(shù)量少,所以一般去得早才吃得到。
2.匙仁
匙仁在脖仁下方一點,這個部位的脂肪含量比脖仁高一點,所以吃起來非常香嫩可口。
3.匙柄
匙柄與匙仁是相連在一起的,靠近牛的前腿部。他類似于西餐中的板腱牛排,中間有一條明顯的白色筋膜,軟嫩之中帶有點脆勁。
4.吊龍
吊龍是牛的腰脊肉,相當于西餐牛排中的菲力,所以側邊會有一點點白色的肉筋,吃起來十分順滑甜美。
5.三花趾
三花趾是牛前腿上的一塊肉,位于匙柄下面。這一部位的特點是肉質酥脆多汁,而且沒有什么脂肪,只有一條粗筋通過,所以很好辨認。
6.五花趾
五花趾對應的是牛后腿肉,比三花趾多出一些筋膜,口感爽脆,更有彈性,肌肉感十足。
7.胸口朥
朥在潮汕話中有油脂的意思,胸口朥就是牛胸前的軟組織,外表看起來是肥油,但是并不是油脂,聽說吃起來口感爽脆,肥而不膩。
不過對我這種不喜歡油脂的人來說,與這種美味是無緣的,每次去吃牛肉火鍋都不會點這個部位。
8.嫩肉
嫩肉是位于牛臀部上方的肉,瘦肉較多,口感細嫩而得名嫩肉,適合喜歡吃瘦肉的朋友。
9.肥胼
肥胼是牛腹部的肉,肥瘦相間,靠近牛腩部位,涮后吃非常香滑。
以上就是潮汕牛肉火鍋中非常常見的9個部位了,每個部位對應的涮的時間也不一樣,從6秒到2分鐘不等,一般店內都會有一張時間表給你對照著看,對照著看時間,涮出來的牛肉才能香、嫩、滑。
別忘了品嘗潮汕特色的沙茶醬料,吃到最后來一塊泡面,便勝過人間無數(shù)!
所以說庖丁解牛,真的很佩服潮汕人,本來清淡的牛肉火鍋,也能多出很多花樣和精致感。
天氣漸冷,是時候找個時間再去吃一頓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