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記載中海瑞有后人嗎(海瑞有后代嗎)
在明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像海瑞這樣的官員屈指可數(shù),然而這些人中最凄慘的還是海瑞。
一直以來,歷史學家們都在爭議海瑞是否有后人,雖然史料中記載“瑞無子”,但是他有一個義子,只不過人們都不愿意承認,因為海瑞義子干了毀滅海氏名聲的事。
究竟海瑞義子是誰呢?又干了什么事情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從頭揭秘吧。
縱觀整個華夏民族的歷史,雖然名垂史冊,永垂不朽的大人物和大英雄很多,但是能讓普天之下老百姓都稱贊的或許只有兩個,即“包青天”和“海青天”。
“包青天”婦孺皆知,即北宋時期的名臣包拯,他為官清明,斷案公正,鐵面無私,為廣大百姓懲奸除惡,因此其后世都受人敬仰;
“海青天”也家喻戶曉,即明朝官吏海瑞,他為人剛正不阿人,做官不事權(quán)貴,一生打擊貪污腐敗,為百姓謀求幸福生活,然而海瑞一生克己奉公,但最終晚年凄涼,令人不免感到痛心。
在《明史?海瑞傳》中記載,海瑞是海南瓊山人氏,他早年參加科舉屢試不第,于是被安排到福建延平府教書,這可不同于普通的私塾老師,而是國家正式崗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有編制。
后來,海瑞從延平府被提拔到浙江淳安縣擔任知縣,自此算是海瑞正式步入仕途,之后政績出色又屢次升遷,最后官至二品右僉都御史。
海瑞的官場生涯起起伏伏,歷任明朝四帝,直到萬歷十五年海瑞病逝在任上,他傳奇的一生才劃算圓滿的句號,不過對海瑞來說他最大的遺憾是無子。
海瑞官居二品,若是換成其他人肯定生活極為富裕,但是海瑞晚年連買一副好棺木的錢都沒有,因此他的后事也極為簡陋,街上的老百姓看到后都為其感到悲哀。
在《明史海瑞傳》中記載,海瑞生前無子,但并不是他沒生過兒子,而是都不幸夭折了。
海瑞的長子叫做海中砥,次子叫做海中亮,此外還有三個女兒,但可惜這五個孩子都因病早夭,因此現(xiàn)代醫(yī)學專家們推測,海瑞子女早夭可能是遺傳病所致。在海瑞晚年的時候,他又娶了邱氏,也生有一子,但可惜也早夭。
海瑞膝下無子,他為了保全自家的香火,后來從其堂弟海珥家過繼了一個孩子,取名為海中適,雖然是海瑞的義子,但海瑞待他如親生兒子一般。
然而,海中適對海瑞卻并不親,對海瑞的教誨一個字都不聽,完全就是一個逆子,甚至有時候都不承認是海瑞的兒子。
海中適長大成年之后,海瑞本想讓他參加科舉,將來步入仕途接自己的班,但海中適卻從不讀書,后來獨自一人出門做生意,而這也是敗壞海瑞名聲的開始。
在當時,明朝有嚴格的海禁,也就是任何人未經(jīng)允許都不得出海,更不能與外國人有海上貿(mào)易往來,然而海中適卻明目張膽的違反海禁政策,因為他仗著自己是海瑞的兒子,以及家族在沿海一帶的影響力,便開始進行走私貿(mào)易,將海南的檳榔賣到泉州購買蠶絲。
然后再把蠶絲運到南陽一帶售賣。幾年下來,海中適賺得盆滿缽滿,而這一切海瑞都不得而知。后來,海中適生生有一子,取名海述祖,也算是海瑞的孫子。
海述祖出生的時候海瑞已經(jīng)病逝,否則海瑞要是知道海述祖干的事一定氣的吐血。如果海中適違反海禁走私給海瑞抹黑,那海述祖的行為就算是給整個海氏家族蒙羞。
在《海天行記》等文獻中記載,明末時期海述祖不僅子承父業(yè)做走私,還在背地里干起了海盜,甚至還跟荷蘭人合作,不僅搶奪海上的商船,還無情的殺害自己的同胞。久而久之,海述祖在沿海一帶臭名遠揚,同時也讓海家人感到羞愧,將其從族譜除名。
看到這里您或許也明白了吧,史料記載海瑞無子,并不是真的沒有兒子,他有一個義子,但是人們都不愿意承認,如果海瑞泉下有知的話,恐怕他也不會認吧。
因此,后人在編寫史料時,對海瑞的后人就用“瑞無子”一筆帶過,不想因為海中適和海述祖爺倆玷污了海瑞的清明,即便是香火斷絕,也不能要這種后人。
現(xiàn)如今,海瑞的清明萬古流芳,民間社會上也有眾多的海瑞像和海瑞廟,它們也都香火鼎盛,為后人所祭拜。由此可見,不管是為人,還是做官,都要正直才能贏得百姓的尊敬和萬世的聲譽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