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姑不接姨不送是什么意思呢(原來是“辜不接,疑不送)
“辜不接”意思是:如果男女簽訂了婚約,雙方就有了相關的責任,女方就不能有違背倫理道德的行為,不能辜負了男方,否則就算訂婚了,男方有權不去娶親接人?!耙刹凰汀闭f的是,假如女方對男方的行為心有懷疑,也可以毀約。
俗語“姑不接,姨不送”,其實這是一句誤傳,原來是“辜不接,疑不送”。“辜不接,疑不送”就是古代婚書中男女雙方約定的婚姻條款。其實就是過去結婚證上的一句話。
“辜不接”意思是:如果男女簽訂了婚約,雙方就有了相關的責任,女方就不能有違背倫理道德的行為,不能辜負了男方,否則就算訂婚了,男方有權不去娶親接人。
“疑不送”說的是,假如女方對男方的行為心有懷疑,也可以毀約。
但這句習俗在流行中,慢慢就變成了現(xiàn)在的“姑不接,姨不送”。那么咱們就來談談這個“姑不接,姨不送”。
1、姑不接
姑不接,說的是男方在迎娶新娘的時,迎親隊伍里,是不能出現(xiàn)新郎的姑姑,也就是姑媽。
在農村,男方娶親時候,迎娶新娘的基本上是新郎最親近的人。姑姑要說和新郎是比較近的人了,有直接的血緣關系。
但姑姑如果結了婚,按過去的說法,“嫁出去的姑娘就是潑出去的水,”她就不能算是娘家人了,有血緣關系也不行。按照是自己家最親的人才能去接親來說,姑姑這時就不適合接親了,這才有了“姑不接”的說法。
有人說,如果姑姑沒結婚可以嗎?我想這是抬杠,正常的,新郎都要結婚了,姑姑一般都是出嫁之人,只能代表丈夫的家族。
2、姨不送
姨不送,它的意思是在送新娘的人隊伍中,是不能有新娘的姨姨,也就是姨媽。
這個邊上邊講的姑姑一樣,姨媽如果是嫁人了,也不屬于娘家人,是不能去送親的,這也是基于嫁出去了,就不是自家人了的思想。
“姑不接,姨不送”,說到底是過去的一種風俗習慣,這個在農村還比較流行,而在城市里就沒有這么多講究。所以,我們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時,也要與時俱進,剔除一些舊風陋俗。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