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閩清縣屬于哪個市的(閩清縣行政區(qū)劃及歷史沿革介紹)
閩清縣屬于福州市轄縣,位于福建省東部、閩江中下游,總面積1494平方千米,下轄11個鎮(zhèn)和5個鄉(xiāng)。
閩清縣農(nóng)業(yè)富有特色,是全省重點油茶縣和南方雜果基地,盛產(chǎn)橄欖、李果、柑桔、蜜柚和無核柿“五大名果”,橄欖、糟菜、粉干“閩清三寶”聞名遐邇。
陶瓷生產(chǎn)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宋年間,12平方千米的東橋義由古窯址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大的古窯址,建筑陶瓷和電瓷實現(xiàn)規(guī)模發(fā)展,是中國陶瓷生產(chǎn)基地縣,享有“東南瓷都”美譽。
閩清縣位于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地理坐標介于北緯25°55′-26*33’,東經(jīng)118°30′-119°01’之間。境域南北方向最大長度為68.95公里,東西方向最大寬度為51.8公里,狀似一尾游翔的金魚。福建省最大的河流——閩江自西北向東斜貫縣境,將全縣分成南北兩部分,四分之三面積在閩江以南,四分之一在閩江以北。2018—2021年連續(xù)四年蟬聯(lián)“福建省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十佳縣”。
歷史沿革
閩清簡稱“梅”,古稱“梅溪坪”。相傳宋代以前,縣內(nèi)一條最大溪流繞城地段兩岸遍植梅花樹,故稱“梅溪”,縣城也叫:“梅城”。史載:“梅溪在縣治,前代多種梅花,故亦有梅溪坪之稱”,又說:‘梅溪水流特別清澄,故又稱“梅清”(或作梅青)。本省最大河流閩江由西北斜貫境內(nèi),梅溪與閩江會合?!敖疂崦嫦濉?,因名梅溪為“閩清水”,后遂以“閩清”為縣名。
行政區(qū)劃原隸屬侯官縣(今閩侯縣),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觀察使王翔湊折侯官西鄉(xiāng)地十里設梅溪場,至五代后梁乾化六年(公元911年),王審知割據(jù)福州稱閩王,始改場設縣,屬長樂郡。后唐時改長樂郡為長樂府(公元934年);后晉又改長樂府為東都(公元942年);后漢改東都為彰武軍(公元947年);宋初改彰武軍為福州府(公元960年),宋景炎元年(公元1277年)又改福州府為福安府,元改福安府為福州路(公元1279年),明改福州路為福州府(公元1368年);清立福建省,仍設福州府(公元1646年),閩清均隸屬之。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福州府改為閩海道,不久閩海道撤銷,閩清直屬省政府管轄。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之下分設行政區(qū)署,閩清屬福建省第二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1949年8月16日閩清解放,中華人民*成立后,閩清劃屬閩侯專署管轄,1956年專署撤銷,改屬南平專署,1959年閩侯專署恢復,閩清再次劃回,1971年閩侯專署撤銷,閩清劃莆田行政公署管轄。1983年7月,福州市實行市領導縣的行政體制,閩清歸屬福州市。
行政區(qū)劃
1949年8月15日閩清解放。9月4日,縣人民政府成立后,全縣建立5個區(qū)公所。同時開始建立鄉(xiāng)一級政權。
1950年5月,廢除民國時期的保甲制,全縣在5個區(qū)之下建72個鄉(xiāng),1個鎮(zhèn)。
1952年6月,增設2個區(qū),12個鄉(xiāng),全縣計7區(qū)84鄉(xiāng)1個鎮(zhèn)。
1952年8月至1953年,區(qū)不變,鄉(xiāng)調整為72個。
1954年上半年,區(qū)設置不變,全縣設80個鄉(xiāng)1個鎮(zhèn)。
1955年,設6個區(qū),下轄84個鄉(xiāng)1個鎮(zhèn)。
1956年,調整為5個區(qū),50個鄉(xiāng),1個鎮(zhèn)。
1957年7月,調整為4個區(qū),坂東鄉(xiāng)、池園鄉(xiāng)改為鎮(zhèn),全縣計39個鄉(xiāng)3個鎮(zhèn)(梅城鎮(zhèn)和白樟等6個鄉(xiāng)歸縣直轄。)
1958年1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全縣設16個大鄉(xiāng),1個鎮(zhèn),即梅城鎮(zhèn)和渡口、云龍、白樟、金沙、白中、黎濂、塔莊、坂東、三溪、池園、上蓮、東橋、前洋、雄江、桔林、省璜鄉(xiāng)。同年9月,取消鄉(xiāng)鎮(zhèn)體制,成立8個人民公社、1個農(nóng)場,159個大隊。次年,公社數(shù)不變,但部分公社的范圍有所調整,公社名稱有更改,大隊數(shù)增至207個。1960年,仍為公社8個、農(nóng)場1個,大隊數(shù)調整為142個,生產(chǎn)隊1036個。
1961年,調整為公社15個,農(nóng)場1個,大隊221個,生產(chǎn)隊2453個。
1963年,增設后佳公社,1個社轄鎮(zhèn)。同時梅城、白樟、塔莊、下祝等4個公社成立27個管理區(qū),下設419個大隊(核算隊),3122個生產(chǎn)隊。
1964年,管理區(qū)撤銷,全縣11個公社,1個農(nóng)場,167個大隊,1個社轄鎮(zhèn),3137個生產(chǎn)隊。
1965年至1972年,公社、農(nóng)場數(shù)不變,社轄城關鎮(zhèn)撤銷,設城關、大路大隊和城關居委會。全縣計11個公社、1個農(nóng)場,169個大隊、1個居委會。
1973年,大路、城關2個大隊和城關居委會從梅城公社劃出,成立城關鎮(zhèn)(與公社同級)。全縣計12個公社、1個鎮(zhèn)、1個農(nóng)場,240個大隊、1個居委會,2281個生產(chǎn)隊。
1977年,公社為13個、鎮(zhèn)1個、農(nóng)場1個,大隊262個、居委會1個,生產(chǎn)隊2800個。
1979年劃分15個公社,一個梅城鎮(zhèn),一個佳頭農(nóng)場,還有國營美菰和白云山兩個林場。全縣有264個大隊,3402個生產(chǎn)隊。
1980年,恢復上蓮、三溪2個公社,公社數(shù)增至15個、鎮(zhèn)1個、農(nóng)場1個,大隊263個、居委會1個,生產(chǎn)隊3300個。1983年,公社數(shù)15個、鎮(zhèn)1個、農(nóng)場1個,大隊262個,居委會1個,生產(chǎn)隊3654個。
1984年,人民公社建制撤銷,原公社一律改為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大隊改為村(居)民委員會,生產(chǎn)隊改為村(居)民小組。全縣共設14個鄉(xiāng)、3個鎮(zhèn),269個村(居)民委員會,3654個村(居)民小組。
1987年8月,臺鼎等9個村從白樟鄉(xiāng)分出,另設云龍鄉(xiāng)。至1987年底,全縣計15個鄉(xiāng)、3個鎮(zhèn)、村(居)民委員會和村(居)民小組數(shù)不變。
1988年后先后有8個鄉(xiāng)改為鎮(zhèn)建制。
2000年,撤銷省璜鄉(xiāng),設立省璜鎮(zhèn)。
2000年底,閩清縣轄梅城、東橋、雄江、梅溪、金沙、白樟、白中、坂東、池園、塔莊、省潢11個鎮(zhèn),下祝、桔林、云龍、三溪、后佳、佳頭、上蓮、7個鄉(xiāng),設17個居委會、271個村委會。
2003年,閩清縣轄11個鎮(zhèn)、7個鄉(xiāng):梅城鎮(zhèn)、坂東鎮(zhèn)、池園鎮(zhèn)、梅溪鎮(zhèn)、白樟鎮(zhèn)、白中鎮(zhèn)、塔莊鎮(zhèn)、東橋鎮(zhèn)、雄江鎮(zhèn)、金沙鎮(zhèn)、省璜鎮(zhèn)、云龍鄉(xiāng)、上蓮鄉(xiāng)、三溪鄉(xiāng)、下祝鄉(xiāng)、桔林鄉(xiāng)、后佳鄉(xiāng)、佳頭鄉(xiāng)。
2004年7月28日,撤銷閩清縣后佳鄉(xiāng)、佳頭鄉(xiāng)并入上蓮鄉(xiāng)。合并后的上蓮鄉(xiāng)轄上蓮、溪坪、新村、蓮埔、上寨、田溪、石漏、下豐、上豐、佳頭、大土乾、街中、福星、佳洋、卑溪、林中、頂洋、樟里18個村委會。上蓮鄉(xiāng)政府駐上蓮村。行政區(qū)劃調整后,閩清縣轄11個鎮(zhèn)、5個鄉(xiāng):梅城鎮(zhèn)、坂東鎮(zhèn)、池園鎮(zhèn)、梅溪鎮(zhèn)、白樟鎮(zhèn)、白中鎮(zhèn)、塔莊鎮(zhèn)、東橋鎮(zhèn)、雄江鎮(zhèn)、金沙鎮(zhèn)、省璜鎮(zhèn)、云龍鄉(xiāng)、上蓮鄉(xiāng)、三溪鄉(xiāng)、下祝鄉(xiāng)、桔林鄉(xiāng)。
2005年2月后佳、佳頭兩鄉(xiāng)并入上蓮鄉(xiāng),至今全縣轄有梅城、梅溪、白樟、金沙、白中、池園、坂東、塔莊、省璜、雄江、東橋等11個鎮(zhèn)和云龍、上蓮、三溪、桔林、下祝等5個鄉(xiāng),下轄271個行政村、21個居委會。
2022年,全縣轄有梅城、梅溪、白樟、金沙、白中、池園、坂東、塔莊、省璜、雄江、東橋等11個鎮(zhèn)和云龍、上蓮、三溪、桔林、下祝等5個鄉(xiāng),下轄271個行政村、21個居委會。
閩清縣1983年劃歸福州市,下轄1個鎮(zhèn)、15個公社和1個國營農(nóng)場。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建制,全縣共設3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1987年8月,白樟鄉(xiāng)析出9個村另建云龍鄉(xiāng)。1988年后先后有8個鄉(xiāng)改為鎮(zhèn)建制, 2005年2月后佳、佳頭兩鄉(xiāng)并入上蓮鄉(xiāng),至今全縣轄有梅城、梅溪、白樟、金沙、白中、池園、坂東、塔莊、省璜、雄江、東橋等11個鎮(zhèn)和云龍、上蓮、三溪、桔林、下祝等5個鄉(xiāng),下轄271個行政村、21個居委會。
梅城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00
轄10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梅城居委會、城北居委會、臺山居委會、溪口居委會、南門居委會、城西居委會、桂園居委會、西門街居委會、洋桃居委會、梅西新村居委會、城關村、大路村。
梅溪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00
轄2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梅溪居委會、梅溪新城居委會、上埔村、榕院村、鐘石村、榕星村、北溪村、樟洋村、石鄭村、馬洋村、渡口村、里寨村、建興村、新民村、梅埔村、石湖村、石榴洋村、扶山村、南泉村、廷洋村、塔峰村、橋東村。
白樟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04
轄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白樟居委會、白南村、樟山村、半山村、溪南村、云渡村、下爐村、白云村、前莊村、小園村、橫坑村、白洋村、池埔村、園頭村。
金沙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05
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金沙居委會、鶴墩村、鶴林村、沃頭村、光輝村、三太村、廣峰村、前坑村、溪頭村、下林村、墘面村、上演村、東坑村、云際村、寶峰村、城門村、古洋村、重坑村、巫嶺村。
白中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05
轄13個村委會:田中村、珠中村、白汀村、前坂村、攸太村、黃石村、梅坂村、可梅村、保林村、普賢村、繼善村、繼新村、霞溪村。
池園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07
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池園居委會、池園村、潘亭村、東洋村、葉洋村、麗山村、麗星村、九斗村、頂坑村、福斗村、井后村、隔兜村、寶山村、店前村、寶新村、東前村、陳厝垅村、嶺頭村、仁周村、田地村。
坂東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11
轄1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坂東居委會、湖頭村、鹿角村、朱厝村、坂中村、坂東村、溪西村、壢埔村、旗峰村、樓下村、文定村、下洋村、楊坂村、李坂村、坂西村、塘坂村、新壺村、林田村、前埔村、車墘村、墘上村、仁溪村、洪安村、貝蘭村、限頭村、仙下村、秋峰村、溪峰村。
塔莊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13
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塔莊居委會、塔莊村、茶口村、上汾村、荷峰村、坂尾村、梅寮村、爐溪村、南墘村、甲洋村、飯洋村、龍池村、溪東村、蓮宅村、梅坪村、林洞村、高峰村、黎家村、斜洋村、下莊村、坪街村、玉臺村、秀環(huán)村、坪洋村、秀洋村。
省璜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14
轄26個村委會:省璜村、下坂村、山邊村、建功村、和平村、上云村、王洋村、官洋村、太源村、爐前村、橫溪村、谷洋村、谷口村、佳壟村、鳳池村、前峰村、玉水村、嶺里村、三新村、塘下村、良寨村、際峰村、柴嶺村、省汾村、洋里村、璜蘭村。
雄江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15
轄1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大雄居委會、梅雄村、西山村、芹洋村、安嶺村、橋頭村、鳳山村、梅山村、湯下村、梅洋村、梅臺村、尚坑村、馬池村。
東橋鎮(zhèn) 郵政編碼:350818
轄22個村委會:過洋村、大溪村、大箬村、安仁溪村、義窯村、山限村、溪芝村、湖洋村、朱山村、黃坪村、官圳村、劉山村、北洋村、南坑村、溪沙村、新橋村、黃土嶺村、村后村、高港村、竹嶺村、坪溪村、下宅村。
云龍鄉(xiāng) 郵政編碼:350803
轄10個村委會:后壟村、臺鼎村、潭口村、官莊村、云中村、臺埔村、際上村、際下村、柿兜村、竹柄村。
上蓮鄉(xiāng) 郵政編碼:350808
轄上蓮、溪坪、新村、蓮埔、上寨、田溪、石漏、下豐、上豐、佳頭、大土乾、街中、福星、佳洋、卑溪、林中、頂洋、樟里18個村委會。鄉(xiāng)政府駐上蓮村。
原轄9個村委會:上蓮村、溪坪村、新村村、蓮埔村、上寨村、田溪村、石漏村、上豐村、下豐村。2004年7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文[2004]243號)批復同意撤銷閩清縣后佳鄉(xiāng)、佳頭鄉(xiāng)并入上蓮鄉(xiāng)。
附:原佳頭鄉(xiāng) 轄2個村委會:佳頭村、大墘村。2004年,撤銷佳頭鄉(xiāng)并入上蓮鄉(xiāng)。
附:原后佳鄉(xiāng) 轄7個村委會:街中村、福里村、佳洋村、林中村、卑溪村、頂洋村、樟里村。2004年,撤銷后佳鄉(xiāng)并入上蓮鄉(xiāng)。
三溪鄉(xiāng) 郵政編碼:380812
轄12個村委會:三溪村、前光村、佳壟里村、溪柄村、新豐村、鼓舞村、寶溪村、山墩村、前坪村、洋坊村、上洋村、溪源村。
桔林鄉(xiāng) 郵政編碼:350816
轄13個村委會:四寶村、后洋村、伴嶺村、高洋村、新光村、寶湖村、湯兜村、桔林村、尚德村、關山村、錫洋村、溫湯村、槐林村。
下祝鄉(xiāng) 郵政編碼:350821
轄22個村委會:下祝村、后峰村、蘭口村、尾厝村、長新村、_堡頂村、池樓村、箬洋村、翁頭山村、梧洋村、羅山村、后嶺村、洋頭村、洋尾村、過山洋村、三洋村、前洋村、源溪村、洋邊村、渡塘村、汶洋村、鄒洋村。
修文縣位于貴州中部,是貴陽市所轄縣,東面與烏當區(qū)接壤,南面與白云區(qū)毗鄰、以貓?zhí)优c清鎮(zhèn)市為界,西面與黔西、金沙兩縣隔六廣河相望,北面與息烽縣交界,總面積1075.70平方公里??h境地勢從東漸向西北傾斜,海拔最高點為扎佐鎮(zhèn)新民村三角山1610米,最低點為六桶鄉(xiāng)黃金村六廣河出境處地面海拔666米。大部分地區(qū)在1200米至1300米之間。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區(qū),春到遲,秋臨早,夏季短,冬季長,陰雨多,日照少,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熱同期,氣候溫和。
1、貴州貴陽市修文縣自駕游,推薦修文縣值得游玩的景點為: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綠色石林、陽明文化園、貴州修文巖鷹湖國家濕地公園、貴陽桃源河景區(qū)、峰泰湖森林公園、黔貴六廣溫泉旅游景區(qū)、白虎山山體公園、景陽省級森林公園、貴陽市金茫林海水利風景區(qū)等。
2、推薦修文縣景點自駕游行程路線:修文縣-白虎山山體公園-陽明文化園-金茫林海水利風景區(qū)-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景陽省級森林公園-貴陽桃源河景區(qū)-綠色石林-黔貴六廣溫泉旅游景區(qū)-貴州修文巖鷹湖國家濕地公園-峰泰湖森林公園-修文縣。
3、推薦修文縣景點自駕游行程安排
第一站,修文縣-白虎山山體公園
修文縣自駕至白虎山山體公園交通路線:修文縣-衡陽西路-龍場驛南路-龍場驛東路-白龍路-白虎山山體公園。全長2.6公里,車程6分鐘。
【白虎山山體公園】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扎線(縣四中旁邊)。項目規(guī)劃用地約48.9公頃,涉及龍場鎮(zhèn)新村、新水、城南三個村。公園總體規(guī)劃九個核心景區(qū),包括龍臺觀悟(登高觀景區(qū))、竹海養(yǎng)息(科普教育展示區(qū))、柳塘花塢(花海觀光游覽區(qū))、竹緣曉憩(健身活動區(qū))、杏林梅居(幽靜休息區(qū))、玩易尋蹤(民俗文化體驗區(qū))、林廊漫步(健身活動區(qū))、銀丘素裹(民俗文化體驗區(qū))、草花石嶼(石林休閑觀賞區(qū))等,是一個集休閑、健體、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山體公園。
第二站,白虎山山體公園-陽明文化園
白虎山山體公園自駕至陽明文化園交通路線:白虎山山體公園-白龍路-陽明文化園。全長1.9公里,車程6分鐘。
【陽明文化園】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zhèn)195縣道(文城逸都A區(qū)東北)。陽明文化園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貴州省重點名勝古跡“陽明洞”為核心景區(qū)的文化旅游園區(qū),陽明文化園集旅游、文化、休閑養(yǎng)心、度假及商業(yè)開發(fā)為一體,以五個高端定位為核心,即“國家形象創(chuàng)新傳播共建基地,中華國學文化名片,中國陽明心學文化地標,全國低碳國土實驗區(qū),世界心靈旅游目的地”。
第三站,陽明文化園-金茫林海水利風景區(qū)
陽明文化園自駕至金茫林海水利風景區(qū)交通路線:陽明文化園-堡寨路-金茫林海水利風景區(qū)。全長6.3公里,車程13分鐘。
【貴陽市金茫林海水利風景區(qū)】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景區(qū)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形地貌優(yōu)美,氣候溫暖濕潤,森林植被繁茂,水土保持面積達5000畝,動植物資源豐富,具有較強的旅游、觀賞價值。景區(qū)內(nèi)散居著苗族、布依族村民,展示了當?shù)氐?風情。
第四站,金茫林海水利風景區(qū)-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
金茫林海水利風景區(qū)自駕至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交通路線:金茫林海水利風景區(qū)-龍扎路-貴畢公路-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全長14.5公里,車程約20分鐘。
【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扎佐鎮(zhèn),占地面積5800畝,是以野生動物和森林景觀的展示觀賞為導覽主線,集野生動物遷地保護、科普教育、繁育生產(chǎn)、科學研究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為公眾提供游覽觀光、休憩娛樂的綜合性野生動物園。園區(qū)劃分為珍稀動物園區(qū)、動物表演場、大型動物散放區(qū)、雉類園區(qū),兒童動物園及大型游樂場、賓館餐飲、生態(tài)停車場等。園內(nèi)珍稀動物有白頰長臂猿、白眉長臂猿、金絲猴、孟加拉白虎、大熊貓等。
第五站,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景陽省級森林公園
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自駕至景陽省級森林公園交通路線: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襄陽南路-210國道-景陽省級森林公園。全長5.4公里,車程11分鐘。
【景陽省級森林公園】位于貴陽市修文縣扎佐鎮(zhèn)。公園有貴陽森林高爾夫球場、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公園氣候屬中亞熱帶多雨濕潤氣候區(qū)。因受多種氣流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氣候小區(qū),是典型的“夏無酷暑”地帶。被廣泛譽為大自然標準空調房,是廣大游客休閑旅游的最佳去處。
第六站,景陽省級森林公園-貴陽桃源河景區(qū)
景陽省級森林公園自駕至貴陽桃源河景區(qū)交通路線:景陽省級森林公園-長生路-同城中路-貴陽桃源河景區(qū)。全長17.9公里,車程21分鐘。
【貴陽桃源河景區(qū)】位于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鄉(xiāng)境內(nèi),地處桃源河谷,南部與貴陽市烏當區(qū)相鄰,東部與開陽縣接壤,是黔中自然風光,人文景點的薈萃地,景區(qū)內(nèi)有魔幻漂流項目,更集中了大自然饋贈桃源河的精品一寬43米、37米落差的梯級大瀑布響水驚天,氣勢宏偉壯觀有折,三疊水瀑布,更有一番獨特的視覺享受。
第七站,貴陽桃源河景區(qū)-綠色石林
貴陽桃源河景區(qū)自駕至綠色石林交通路線:貴陽桃源河景區(qū)-210國道-520省道-綠色石林。全長50.5公里,車程1小時13分鐘。
【綠色石林】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回水石林(186縣道舊東280米),占地1000多畝。景區(qū)內(nèi)眾多奇峰怪石拔地而起,似劍如戟,破土直刺蒼穹。石峰最高達30余米,又有地峽石罅幽深曲折。因綠樹古藤、蟠枝虬根常年攀附石峰,使石林平添了幾許柔情,獲得了“綠色”石林的美譽。又因它造型迥異的石形而贏得了“擬態(tài)動物園”的美名。
第八站,綠色石林-黔貴六廣溫泉旅游景區(qū)
綠色石林自駕至黔貴六廣溫泉旅游景區(qū)交通路線:綠色石林-大石街-環(huán)城路-旅游路-黔貴六廣溫泉旅游景區(qū)。全長14.7公里,車程約24分鐘。
【黔貴六廣溫泉旅游景區(qū)】位于貴陽市修文縣六廣鎮(zhèn)陽明碼頭,溫泉區(qū)有大型游泳池、兒童池、魚療池、紅酒池、牛奶池等各類功能池,大小泡池多達44個,泡池溫度各不相同,還有免費干蒸房、石板浴等功能區(qū),盡情享受。
第九站,黔貴六廣溫泉旅游景區(qū)-巖鷹湖國家濕地公園
黔貴六廣溫泉旅游景區(qū)自駕至巖鷹湖國家濕地公園交通路線:黔貴六廣溫泉旅游景區(qū)-松江大道-貴畢公路-巖鷹湖國家濕地公園。全長28.6公里,車程40分鐘。
【貴州修文巖鷹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修文縣小箐鄉(xiāng)巖鷹山村,為該縣2016年擬建的示范公園之一。公園規(guī)劃總面積483.7公頃,濕地率54.65%,主要包括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永久性河流、喀斯特溶洞濕地、季節(jié)性河流、草本沼澤、庫塘、溝渠、稻田等。
第十站,巖鷹湖國家濕地公園-峰泰湖森林公園
巖鷹湖國家濕地公園自駕至峰泰湖森林公園交通路線:巖鷹湖國家濕地公園-貴畢公路-354國道-峰泰湖森林公園。全長17.1公里,車程25分鐘。
【峰泰湖森林公園】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zhèn)馬家橋村二組觀眾大坡。園區(qū)占地面積1123畝,其中,天然湖泊50余畝,森林覆蓋率達到90%左右,有各類植物3000多種,還有常年不斷的山泉水。湖畔的森林景觀,近千畝的松樹林郁郁蔥蔥、遮天蔽日;松林之間,野生獼猴桃、板栗、山核桃等植物隨處可見。
第十一站,峰泰湖森林公園-修文縣,行程結束。
峰泰湖森林公園自駕至修文縣交通路線:峰泰湖森林公園-354國道-陽明大道-修文縣。全長約7.8公里,車程15分鐘。
以上僅供參考。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0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