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誼用草菅人命說誰(草菅人命的意思和解釋)
“草菅人命”一般用來形容酷吏或者苛政隨便取人性命,濫殺無辜,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是個負面詞。原意中草菅是都是野草,引申為人命像野草那樣,丟了性命也跟割把野草那么隨意。
“草菅人命”一般用來形容酷吏或者苛政隨便取人性命,濫殺無辜,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是個負面詞。原意中草菅是都是野草,引申為人命像野草那樣,丟了性命也跟割把野草那么隨意。“草菅人命”一般用來形容酷吏或者苛政隨便取人性命,濫殺無辜,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是個負面詞。原意中草菅是都是野草,引申為人命像野草那樣,丟了性命也跟割把野草那么隨意。
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原文是:“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边@是賈誼在給皇帝交流如何教育皇子梁王時所說。
這句話里主人公一定不是好角色,因為喜歡殺人,就像割野草一樣,在這兒賈誼舉例子提到的反面人物是胡亥,就是秦始皇兒子,秦二世。
賈誼認為,給皇子當老師,教導他不光是教文化知識,讓其博學,更重要的是要教做人、教品德,讓皇子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秦末時候趙高教導秦二世胡亥就是個失敗案例。
趙高屬于法家或雜家,主張亂世重典,崇尚法令嚴苛,他傳授給胡亥那一套就是嚴刑酷獄。所學內容里充斥著各類酷刑。
因此,胡亥當了皇帝,秉持了這些理念,喜歡動不動亂殺人,想靠絕對的權力壓服臣民。他看待殺人,就好像看待割野草一樣,隨便的很。
賈誼深入剖析反問說,難道胡亥生來就壞嗎?在他看來,胡亥之所以這樣,是教導胡亥的人沒有引導他走上正道,這才是根本原因。
秦末的故事大家應該不陌生,秦始皇死后,再沒有一個強力統(tǒng)治者可以震懾住朝廷和天下軍民,秦帝國很快土崩瓦解。胡亥如果能以德服人,堅持推行仁政,能否給大秦續(xù)命,似乎也沒這么簡單。
當然,胡亥延續(xù)下來的秦人殘酷統(tǒng)治,的確給政權垮臺起了不小作用。
還說回賈誼,他這回教導梁王,實際上是人生的第二春。實際上賈誼在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也被很多后世人所尊崇。光是唐朝詩人里就常有他的身影。
李白在《行路難》里說: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而李商隱的《賈生》里專門說: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那么,賈誼究竟有多出色呢?
賈誼是洛陽人,小小年紀就博學多才,名聲在外。后來被河南郡守招為幕僚。
因為河南郡治理的好,郡守升遷為廷尉,賈誼也被舉薦到中央,被漢文帝任用為博士,那年賈誼才21歲,是所有博士里年紀最小的。
但作為高級智囊,賈誼在皇帝遇到重大問題咨詢時見解又是最精辟的,只用一年就提拔為太中大夫。
不說做官,就說賈誼文學上的成就,那些名篇也是響當當的,比如《過秦論》、《論積貯疏》等等。
估計是性格上有缺陷,又因為得寵太快,賈誼好像被一干實力派大臣們所排擠,連周勃這樣的大神也在背后給賈誼上眼藥,一個小青年怎么能扛得住,很快就被貶到長沙去給長沙王做了太傅,自此遠離權力中心。
三年后漢文帝想起賈誼,召他回去,原因不是問富國強兵的辦法,而是請教鬼神之說,這就是李商隱詩里諷刺的事實。當然賈誼回答的很好,漢文帝很滿意,這才讓賈誼給自己寵愛的幼子梁王當太傅。
賈誼也夠倒霉,寄予厚望的梁王沒多久就在一次騎馬時掉下來摔死了,賈誼很郁悶,一方面覺得沒盡到當老師責任,另一方面估計也為自己的前途很是擔憂。
他還年輕,還有很大的政治抱負,眼看新的靠山突然沒了,這打擊實在太大。過了一年憂郁的日子,賈誼在33歲時就去世了。
當然,漢初那些年基本也是繼承了秦時的嚴刑治國理念,臉上刻字、消掉雙腳也不是稀罕事。
在國家內憂外患好轉,局勢逐步穩(wěn)定后,儒家思想才慢慢走到前臺,要是賈誼晚生100年,也許成就會更大些。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0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