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6位皇帝的名字分別是什么(明朝16位皇帝列表)
與其他王朝相比,明朝皇帝的個性是十分突出的,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殺”是常事,殺貪官、殺功臣;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遷都北京,有“天子守國門”之稱。
明宣宗朱瞻基則獲得了“蟋蟀皇帝”的稱號;明英宗朱祁鎮(zhèn)唯一干過的好事就是廢除殉葬。
明憲宗朱見深因萬貴妃而得到了“熟女控”的評價;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一位妻子。
明武宗朱厚照自封“威武大將軍”;明穆宗朱厚熜忙著煉丹;明神宗朱翊鈞是“貪財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是文盲皇帝也是木匠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一生勤勤懇懇,后煤山殉國,享有“君王死社稷”的名聲。
而除了個性突出,將明朝16帝的名字連在一起看,也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
明朝16位皇帝的名字分別是元璋、允炆、棣、高熾、瞻基、祁鎮(zhèn)、祁鈺、見深、佑樘、厚照、厚熜、載坖、翊鈞、常洛、由校和由檢,而要說這起名,在古代可有講究了,如字輩、子孫后代的取名規(guī)則等。
朱元璋就給每個兒子都定了一個20字的輩分表,并且還立下規(guī)定,從子輩起,每五個子輩的命名,以五行順序,在同輩之內(nèi)依次以偏旁部首命名。
如朱元璋兒子的名字都只有一個字,木字旁,但從孫輩起,名字都是二個字。
把明朝16帝的名字連在一起看,便呈現(xiàn)出了“木、火、土、金、水”五行,而朱元璋寫給朱棣家的20字為“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其中朱祁鎮(zhèn)和朱祁鈺是同輩,為“祁”字輩,金字旁;朱厚照(照是簡體字,古字為上“昭”下“火”的組合)和朱厚熜是同輩,為“厚”字輩,名字里帶“火”。
五行相生相克,生生不息,通過朱氏子孫后代的名字也可以知道,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夠繁榮昌盛。
《孔子家語·五帝》中有話是:“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p>
但朱元璋大概也沒想到,自己的后人能把一個王朝吃空。
朱元璋雖然對自己的嬪妃、官員、百姓都較為苛刻,顯得無情,但朱元璋卻是位“慈父”,在對待自己的子孫上,只擔心給得太少,一切由國家承擔,享封地,萬石年俸等。
盡管明朝皇帝出現(xiàn)過無子的情況,但明朝王爺卻是只顧著生孩子了,畢竟他們不需要從事勞動,一生享盡榮華富貴,但卻不能離開封地。
于是就出現(xiàn)了慶成王朱鐘鎰一生共有94個子女的情況,讓明朝官員瞠目結(jié)舌,這生育能力,皇帝咋沒有呢?
不過這于明朝而言無疑是筆巨大的開支,給明朝百姓也造成了巨大負擔。明孝宗朱佑樘難免心里也犯嘀咕,國庫里的錢都給那些郡王養(yǎng)孩子去了,國家用什么?
因此下令規(guī)定:“謂郡王自正妃外妾媵不得過四人,各將軍不得過三人,中尉不得過二人?!?/p>
除了巨額開銷,孩子一多,又得按照老祖宗朱元璋留下的規(guī)矩給孩子起名,這導致了明朝王室不得不自行創(chuàng)字,都不管名字起得好不好聽了,有名字就行了。
如朱慎鐳、朱同鉻、朱同鈮、朱在鈉、朱成鈷、朱成鈀、朱恩鈰、朱帥鋅……現(xiàn)代人乍一看,好家伙,都給整出了一張元素周期表!
但也因為朱元璋留給后人的字輩表,雖然朱元璋的子孫后代繁多,兄弟之間都難弄清楚,但一瞧名字,就能弄清輩分。
此外崇禎皇帝朱由檢煤山殉國,留下遺言“朕無顏見祖宗,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不過農(nóng)民起義軍以及清軍卻是誅殺了許多朱氏后人。
又因為五行順序,同輩之內(nèi)依次以偏旁部首命名的規(guī)定,朱氏后人很好區(qū)分,反倒容易暴露,丟了性命,這也是朱元璋生前未能想到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