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喪禮向逝者磕四個頭的習俗(死者為大是什么意思)
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喪葬禮儀猶如一部流傳千年的史詩,承載著中華禮儀文化的精神內涵,記錄了華夏文明“死者為大”的胸襟氣度。
當老人去世,吊唁者前去參加喪禮活動時,往往要在逝者靈前燃香、燒紙和磕頭,表達哀思,追憶逝者。
磕頭,是面向棺木,雙膝跪在靈前,雙手著地磕一個頭,直起腰再雙手著地磕一個頭,重復動作再磕兩個頭,共磕四個頭。
一、參加喪禮,哪些人員要磕頭,怎么磕
在中國民間,關于磕頭的動作,有神三鬼四的說法,意思是拜神時磕三個頭,拜鬼時磕四個頭。人死為鬼,故參加喪禮時,往往是向逝者磕四個頭。
參加喪禮的人,并非所有人都會向逝者磕頭,只有那些輩份、身份、地位和年齡比死者身份低或小的人,才會磕頭。如逝者的子侄輩、孫子輩、弟妹和下屬等人員。
當他們帶著花圈和鞭炮等物品,來到現(xiàn)場的第一時間,就要到靈前燃香、燒紙和磕頭,這三個動作依次連貫執(zhí)行。動作分解如下:
第一,來到靈前,面向棺木,雙腳分開與肩寬相等,彎腰鞠躬,雙手作揖行禮。
第二,接過司儀遞過的三支香,點燃香后,雙手握著香作揖三次,插在香爐里。
第三,接著,雙膝下跪,跪在草墊上。接過司儀遞過的火紙,在老盆里點燃,默念逝者的恩情,一般燒三刀火紙即可。
第四,燒紙完畢,跪地不起身,直起腰身,雙手作揖一次后著地,接著磕頭一個。接著,直起腰身,再雙手作揖一次后著地,磕頭一個。
第五,重復前面作揖磕頭動作,磕第三、第四個頭??耐晁膫€頭,站起腰身,雙手作揖一次,禮畢,離開靈前。
在舉行正式的吊唁儀式時,上場參加吊唁的以上人員,行此普通磕頭禮,有的會行九拜禮、二十四拜或四十拜禮。
二、哪些人員,參加喪禮不磕頭,怎么行禮
當參加喪禮的人員,比逝者年長,輩分、身份或社會地位比他高時,則不會行磕頭禮,而是行作揖禮。如逝者的哥哥、姐姐、叔叔、伯伯、舅舅、姑媽、姑父和領導等。
他們來到現(xiàn)場的第一時間,是到靈前燃香、燒紙和作揖。作揖禮,動作較為簡單,站在靈前,先彎腰鞠躬作揖一個;
而后,接過司儀的香點燃作揖三個,插上香;接著,屈腿半蹲,燒紙三刀;最后,站起身作揖一次,禮畢,離開靈前。
結語
磕頭禮,這一古老的禮儀在中國文化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般情況只會對長輩、逝者和皇帝等行次大禮。與第一次在靈前行磕頭禮不同的是,在吊唁儀式時,可以多人登場,派一個代表到靈前行磕頭禮。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