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面的五代十國時期有多混亂(唐后是什么朝代)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區(qū)的五個朝代,依次為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即“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史稱后梁、后唐、后晉、后漢與后周。,它們是順序先后出現(xiàn)的,一個朝代取代另外一個。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
五代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區(qū)的五個朝代,依次為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即“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
史稱后梁、后唐、后晉、后漢與后周。,它們是順序先后出現(xiàn)的,一個朝代取代另外一個。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后,朱溫建立后梁,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這是五代十國的開始。公元923年,盤踞太原的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滅后梁,后唐建國。
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后唐歷經(jīng)后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發(fā)生內亂后,被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后晉建立。
不久契晉關系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后晉,建立遼朝。同時劉知遠在太原建立后漢,收復中原。
郭威篡后漢建后周,后周世宗柴榮苦心經(jīng)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tǒng)天下的希望,奪取后蜀四州、南唐十四州、遼兩州,但柴榮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時重病被迫班師,后不幸病亡。
柴宗訓即位后不到半年,就被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十國
十國,只是統(tǒng)稱,是指在唐末、五代及宋初,當時中原地區(qū)之外存在的十幾個割據(jù)政權,是同時期存在的。
其中前蜀、后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余個割據(jù)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學家統(tǒng)稱十國。
后來北宋建立后先后統(tǒng)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后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形成了與契丹(遼)對峙的局面。
十國方面,江南地區(qū)初期以吳國最強,而后被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國與閩國等。湖廣則被荊南、南楚與南漢等占據(jù)。
十國為南吳、吳越、前蜀、后蜀、閩、南漢、南平、馬楚、南唐、北漢,即“吳唐吳越前后蜀,南北兩漢閩平楚”。
十國中方面,江南地區(qū)有南吳、南唐、吳越國、閩國等。湖廣則被荊南、南楚、南漢等占據(jù)。南唐國力最強,先后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最后敗于后周。
兩川地區(qū)有前蜀、后蜀,國家富強,是僅次于南唐的強國,然而耽于安樂,最后亡于中原。北漢是十國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國,是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祟所建。
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后,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最后于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tǒng)一全國,十國結束。
疆域
唐亡于907年,861年張議潮又收復涼州(今甘肅武威),歷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代稱雄漠北。
840年左右,統(tǒng)治黃河流域一帶?;此阅现翉V東的地區(qū),先后為前蜀、后蜀、南吳、南唐、吳越、閩、荊南、馬楚、南漢所分據(jù),吐蕃勢力退出隴右。
其后吐蕃國勢日衰,北漢則割據(jù)太原;合計而成所謂的“十國”。 五代疆土則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而十國的疆土則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