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被尊為世界什么鼻祖(宋慈——世界法醫(yī)學的鼻祖)
2005年,一部《大宋提刑官》讓世界法醫(yī)學的鼻祖進入到了千家百戶,讓更多的人得以了解宋慈其人其事。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漢族, 建陽 (今屬福建 南平 )人,與理學大師 朱熹 同鄉(xiāng),祖籍河北邢臺市南和縣,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醫(yī)學家,曾任廣東、湖南等地提點刑獄官,辦案著重實地檢驗。
公元一二四七年著有《洗冤集錄》五卷,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 法醫(yī)學 專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醫(yī)學專著,廣傳國內外,對于醫(yī)學的發(fā)展有重大貢獻。
中外法醫(y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開創(chuàng)了“法醫(yī)鑒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yī)學鼻祖。
(一)出身不凡、年少及第
宋慈家世顯赫,祖先是唐代四大名相之一的宋璟。宋慈父親名叫宋鞏,曾經在廣州地區(qū)掌管刑獄,他也是宋慈的啟蒙恩師,不僅授業(yè)解惑,而且對宋慈的人生觀念產生了重要影響。
宋慈10歲之時拜吳稚為師,成為朱熹的再傳弟子。9年之后,宋慈進入太學進行學習,在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三位老師:真德秀,真德秀是朱熹的傳人,被稱為“西山先生”,正是因為他的不斷努力,理學才成為南宋的主流思想。
嘉定十年(1217年),宋慈中乙科進士,授浙江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縣尉,遇父病未赴任。
宋慈繼承了朱熹與二程的理學思想,對許多事情都有著自己的看法。曾說“獄者,生民大命,茍非當坐刑名者,自不應收系。為知縣者每每必須躬親,庶免枉濫?!彼未全@益匪淺,并且深以為然。
(二)平亂濟民,聲名鵲起
寶慶二年(1226年)始走上仕途,任江西省信豐縣主簿(典頒文書,辦理事務)。
南宋時期的贛閩地區(qū),民貧、地狹、人稠,人民處水深火熱中,民反和兵亂頻頻發(fā)生。安撫使鄭性之慕其有撥亂反治才,延入幕府參預軍事。劉克莊餞別宋慈時寫下《滿江紅·送宋惠父入江西幕》一詞。
滿江紅·送宋惠父入江西幕
滿腹詩書,余事到、穰苴兵法。新受了、烏公書幣,著鞭垂發(fā)。黃紙紅旗喧道路,黑風青草空巢穴。向幼安、宣子頂頭行,方奇特。
溪峒事,聽儂說。龔遂外,無長策。便獻俘非勇,納降非怯。帳下健兒休盡銳,草間赤子俱求活。到崆峒、快寄凱歌來,寬離別。
后來宋慈參與了平定“三峒賊”的戰(zhàn)役。他先賑濟六堡饑民,又率兵三百大破石門寨,俘獲敵酋,因戰(zhàn)功卓著而“特授舍人”。任期屆滿,江西提點刑獄使葉宰聘宋慈為幕僚。
不久,在真德秀推薦下,宋慈又進入福建路招捕使陳韡幕府,參加平定閩中叛亂。宋慈“提孤軍從竹洲進,且行且戰(zhàn)三百余里”,就連久經鋒鏑的主帥也對他刮目相看,稱贊他“忠勇過武將矣”。在軍事謀劃方面也多咨訪于宋慈。
紹定四年(1231年),因得到陳韡賞識,宋慈被任命為長汀知縣。任職期間,縣境百姓苦于鹽價高昂,從??谒蓍}江,鹽運至長汀,要隔年才能運到。他蒞任之初,改從潮洲沿韓江、汀江而至長汀,往返僅3個月,大大節(jié)省運費。官府將鹽廉價出售,百姓無不謳歌載道。
端平三年(1236年),同知樞密使魏了翁聘宋慈為 幕僚 。
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他任職邵武軍(今屬福建) 通判 ,僅及周年,民有余念。次年,浙西饑荒,宋慈奉詔入境,嘆曰:"強宗巨室,始去籍以避賦,終閉糶以邀利,吾當其謀爾。
"于是實行"濟糶法",將人戶分為五等;最富有者出存糧半濟半糶;較富有者只糶而濟助;中等不濟也不糶;次貧者半濟助;赤貧者全濟,濟米由官府撥付,停征一半租稅。富戶不敢違命,貧者得以度過荒年。
不久,他調任毗陵 郡守 。雖頻繁調任,但宋慈所到之處均入境問俗,惠愛子民,佳譽鵲起。
(三)刑獄公正、著書立說,終成《洗冤錄集》
嘉熙三年(1239年)升任司農丞知贛州。次年,提點 廣東刑獄 ,發(fā)現所屬官員多不履行職責,有拘押數年的案犯,都未理清曲直。
于是制訂辦案規(guī)約,責令所屬官員限期執(zhí)行,僅8個月,就處理了200多個案犯。移任江西提點刑獄,為贛民作主,嚴辦違法的鹽販。
淳佑五年(1245年),轉任常州知州,議重修《毗陵志》,開始編輯洗冤錄資料。任滿,轉任廣西提點刑獄,巡行各部,雪冤禁暴,雖偏僻惡溺處所,亦必親往視察。宋慈廉政愛民,執(zhí)法嚴明。尤其是"于獄案,審之又審,不敢萌一毫慢易心"。
淳佑七年(1247年),任直秘閣、湖南提點刑獄使。是年冬,撰成《洗冤集錄》。
南宋淳佑八年(1248年),任寶謨閣直學士,奉命巡回四路,掌管刑獄。聽訟清明,決事果斷。
翌年,升任煥章閣直學士、廣州知州與廣東經略安撫使。他忽患頭暈病,仍然參加祭孔典禮。從此委頓不起。同年三月初七逝世于廣州官寓,享年64歲。于次年七月十五日,歸葬建陽縣崇雒里(今崇雒鄉(xiāng))建陽宋氏祖居地昌茂村。
(四)后人評述
宋慈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為官清廉,生活樸實,一生無其他嗜好,惟愛收藏異書名帖,喜金石刻。晚年更加謙虛謹慎,愛惜人才,雖是后生晚輩,凡有一技之長,皆提拔引薦。他年老有病在身,一切公務,猶親自審察,一絲不茍,慎之又慎。
宋慈文而勇武,兼有謀略,由主簿而知縣、知州,多所歷練,所以清人陸心源作《宋史翼》將宋慈列入《循吏傳》,并將其與辛棄疾媲美。
宋慈在法醫(yī)學理論和實踐在多年中,力求檢驗方法的多樣性和科學性,在此方面可謂不遺余力。僅從流傳至今的《洗冤集錄》一書來看,其中所載檢驗方法之多樣、全面,其精確度之高,都是前無古人的。這也是書中科技含量較高的、最精彩的內容。
2016年為紀念世界法醫(yī)學鼻祖宋慈誕辰830周年,中國郵政昨日在宋慈故里建陽舉辦《世界法醫(yī)學奠基人——宋慈》紀念郵票首發(fā)儀式。該郵票一套2枚,分別為《宋慈像》和《著書立說》。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