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區(qū)分堂親和表親(堂親和表親哪個更親)
堂比較親。堂跟父親兄弟有關(guān),即父親兄弟、從父親兄弟所生的兄弟為堂親。代表著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一起長大的兄弟。分家后不算。從父兄弟的兒子比自己年長稱之為堂哥,從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兒子比自己年長稱之為表哥。
朋友們,2021年已經(jīng)到來(今天是大年初二),從接下來的5-7天的時間,是咱們中國特有的走親拜友的時間。在這幾天的時間里,很多一年不聯(lián)系的親戚朋友要見面了。有些人樂于走親戚,感覺親朋好友好長時間不見了,總想喝兩杯。
也有很多人,特別厭惡這樣的“落后”的形式,認(rèn)為這都是一些面子工程,都在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刹还茉趺礃?,親戚還是要走的(明天我也要去我丈人家串親戚了[呲牙]。)本文咱們重點聊一下:中國特有的“堂親”和“表親”。
串親戚的人
過年期間,最尷尬的是:親戚面熟,但是不知道該喊啥?
過年很多朋友不見面的“熟人”聚在一起,如果兩人之間沒有什么共同話題,會很尷尬。尤其是兩個大老爺們之間,更是無比的尷尬。但是最尷尬的我認(rèn)為是:知道對面走來的是自己的長輩,但是不知道該喊啥!不打招呼沒禮貌,喊錯了自己也沒面子。這就是中國過年走親戚式的尷尬。
走親戚最大的尷尬:明知道對方是長輩,但是不知道該喊啥?
最熟悉的親情:“堂親”和“表親”哪個更親一點?
一些相對較遠的親戚,由于長時間不見面,未免有點尷尬。那么作為我們最親近的關(guān)系:“堂親”和“表親”,則是我們最熟悉的親人了。過年了,在外打工的表哥、表姐、堂哥、堂妹等都回來了。跟自己的“堂親”和“表親”敘敘舊,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為大家都太熟悉了,所以談起話來也就那么的暢所欲言。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堂親”和“表親”哪一個感覺更近?跟自己的表哥聊天與跟自己的堂哥聊天,感覺一樣嗎?
和堂哥聊天
“堂親”和“表親”誰近?是個偽命題,答案不同
那么“堂”和“表”到底誰與你的關(guān)系更近?有人說:你整天說些沒用的,堂是父親那邊的,表則是母親那邊的,根本就沒法分。您說的也沒錯,因為這是個偽命題,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咱們今天從堂和表兩個漢字的拓展上來聊一聊:它們在整個家族中是怎樣的存在?堂和表,哪一個更近?
為啥叫“堂親”?古時共用一個堂屋
堂,同一爺爺?shù)煌赣H的兄弟姊妹關(guān)系:比如:堂兄弟,堂姐妹等 。那為什么叫堂呢?大家知道,過去我們生活的不富裕,但是人口多,哪家沒有三五個叔叔大爺?過去一大家人都住在一起,沒有分家之前共一個堂屋。孫子輩的兄弟為區(qū)別稱呼,把親兄弟親姐妹之外的稱為:堂兄弟堂姐妹?!疤谩币彩俏宕畠?nèi)的兄弟。
堂屋
堂兄弟分為:親堂兄弟和遠堂兄弟
這個堂兄弟,如果細分的話,還有“親堂兄弟”和“遠堂兄弟”之分?!坝H堂”是指和自己同一祖父的堂兄弟,又稱叔伯兄弟,是僅次于親兄弟的一級。這個親堂兄弟多的話,在農(nóng)村很吃香,大家都應(yīng)該深有體會。
而“遠堂”則是與自己并非同一祖父而在血緣上和自己又同出一源的,相對較遠的堂兄弟。這個農(nóng)村里面最常見。尤其是大年初一,早晨起來拜年的時候,一個大家族好幾十個堂兄弟一起去拜年,陣勢龐大。
磕頭拜年,我今天還得磕頭。
表親,大致理解為:母親娘家一方的親人。
而表親,稍微復(fù)雜點,它說的是直系親緣之外的,就是自己母親娘家那邊的親人。它有姑表親和姨表之分,都叫表。姑母的子女互為姑親,姨母的子女互為姨表親。如:表兄弟,表兄妹,表姊妹表叔,表舅,表侄,表嬸。這個有點亂,大家縷一縷。
而在眾多表親中,最關(guān)鍵的兩個人物:一個是自己的姑姑,一個是自己的舅舅。他們是整個表親最關(guān)鍵的樞紐。民間有一句諺語是這么說的:“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姑)頭連著筋(?。保稳荼碛H可以是永遠親的。
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姑)頭連著筋(妗)
梳理一下親戚關(guān)系:以“堂”舉例
有很多人對這個家庭之間的關(guān)系稱謂特別容易弄錯。以堂舉例子,主要是三個輩分:平輩,晚輩,長輩。仔細看下圖:
堂的關(guān)系稱謂圖
一招分清“堂”和“表”
很多人會對各種親戚稱謂犯迷糊,而這迷糊的根源總是在于分不清什么是“表”?什么是“堂”?教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區(qū)分方法是:堂親是和自己同姓的,而表親往往和自己不同姓。特別提示:這個不絕對,有都是同一個姓氏的除外。以我舉例:我姓王,我姥姥那邊的親戚也姓王。[呲牙]
左堂右表
“堂”和“表”,哪個更親?
順便問問大家,堂和表你覺得哪一個更親???農(nóng)村有句老話叫“堂親五百年,一表三千里”,這句話雖然有點夸張,確實有些道理。堂親,說白了就是一個爺爺,一個奶奶的內(nèi)親,在外人看來他們都是自家人。
在農(nóng)村里面有個什么紅白喜事,你看著堂兄弟們肯定沖在第一線端茶倒水,招待客人。相反,這個時候表親就是過來走親戚了,往哪里一坐,就成了一個客人的身份。
話又說回來,在農(nóng)村堂兄弟多,是好也是壞。有很多是一家人因為財產(chǎn)問題,弄得不相往來,以至于他們的后代門對門住,10年也不說話。相反,由于表親住得離得遠,沒這么多雜七雜八的瑣事。
正所謂距離產(chǎn)生美,一見表親,好像好幾年沒見過一樣,有些話題聊也聊不完。無形之中,又感覺表比堂要親切。不信咱舉個例子:你覺得你跟你的表姐親切,還是跟你的堂姐親切?
堂親和表親
一句大實話:角色是固定的,親切感是互動的。你再好的關(guān)系,朋友不走動,也是面對面略顯尷尬。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