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激情四射|经典成人无码播放|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安居码|日韩中文字幕大全|加勒比久久高清视频|av在线最新地址|日本少妇自慰喷水|在线天堂国产免费一区视频社区在线|色欲蜜臀一区二区|偷拍女厕一区二区亚瑟

歡迎訪問漢海網,帶你進入知識的海洋!

《次第花開》的經典語錄

慶祝天 分享 時間: 瀏覽:0

近期看到有些網友想了解《次第花開》的經典語錄。小編通過整理給大家分享一下《次第花開》的經典語錄有關信息。

簡介:《次第花開》是希阿榮博堪布近兩年來所寫的心靈隨筆集。這些隨筆以現(xiàn)代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為我們娓娓道來心靈世界應有的美好境界。本書就像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時候,給我們以鼓勵和啟發(fā),讓我們生起對三寶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脫的決心。書中處處散發(fā)著慈悲與智慧的光芒,堪布睿智柔和的文字,樸實生動的開示,幫助我們坦然地面對心的本性,并從各種困惑中解脫出來,獲得重塑心靈世界的力量。

全部語錄:

1、 用勤奮和天真的熱情去擁抱每一天,毫不吝嗇地去表達自己對生活、對一切生命的感激。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2、 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界萬像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xiàn)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么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境怨暇W】#國產大飛機# —— 《次第花開》

3、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動都無法阻止果報的顯現(xiàn)。 如果痛苦、尷尬在所難免,我們最好讓自己有所準備。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4、 遇到的每個人都可以是你的一畝田,你以慈悲播種,收獲的是安樂。 —— 《次第花開》

5、 我們生存的基本條件——衣食住行,每一樣都依賴他人的勞動。#賈乃亮父母#城市化意味著人口不斷密集。#股票開盤時間#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越來越多地與其他人共享一個狹小的空間。每個人的言行影響到自己,也影響到其他人的生活。 —— 《次第花開》

6、 也許是日子太平靜,人們輕易就忘記老之將至,死亡不可避免。#保羅#不要說年輕人,連很多老人也是這樣,好像相信自己能夠一直活下去 —— 《次第花開》

7、 快樂的人生是從接受缺憾開始的,接受一個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學會說:“我不在需要什么,我很滿意?!?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8、 對這些以怨敵形象出現(xiàn)的老師,不論我們現(xiàn)在感覺多么難以接受,最終都會真誠地希望他們快樂。沒有他們,我們在仁愛的道路上真的無法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9、 其實,我們真的沒有必要過度的追求展示自己。因為這樣,往往使我們連舞臺也失去。 —— 《次第花開》

10、 欲知前世因,今生果便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便是。#科切拉#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11、 人們常常因為感覺自己的脆弱而變得充滿攻擊性,試圖以生硬和殘忍來保護自己。悲心的訓練確是反其道而行,因悲憫自己而悲憫他人。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12、 面對傷害我們的人、與我們作對的人,讓我們難堪、討厭的人,我們可以去體念他的煩惱,檢驗自己的寬容和開放能力??蓯褐丝偰芤谎劭吹轿覀兊娜觞c,自戳痛處玩,因此與他的相遇正是我們修行的良機。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13、 其實,內心越來越寬闊、堅強、溫柔,這便是我們能得到的最好回報,也是我們自己快樂的源泉。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14、 作為修行者,不妨提醒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另我們的人生有意義,但那些愛我們的人,讓你我的人生你不僅有意義而且美好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15、 六道輪迴中沒有任何地方能讓我們真正獲得安樂,輪迴的本質就是痛苦。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16、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動都無法阻止果報的顯現(xiàn)。如果痛苦尷尬在所難免,我們最好讓自己有所準備。 —— 《次第花開》

17、 真正化解痛苦與危機的方法就是斷除損害終生的惡業(yè),行持自利利他的善業(yè)。作為佛弟子,不論能力大小,都可以做利益有情的事業(yè)這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放生。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18、 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有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一寂天菩薩 —— 《次第花開》

19、 敞開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它意味著淡化你我之間的界分,而我們的生活卻是建立在分別心上的。整個人生似乎都耗費在分別這個、那個,好、壞,接受、拒絕上了。……分別心使我們用孤立、分離的眼光看待事物,萬事萬物之間的聯(lián)結便在我們眼中消失了,所以我們很難以包容的心面對世界。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20、 只有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才會愿意去體諒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覺悟的潛力。才會相信他人覺悟的潛力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21、 寂天菩薩曾說:“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 《次第花開》

22、 隨著無我的見解和體會不斷深入、鞏固,菩提心便會油然而生。我們終于確信一切都是無我的,這使我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自由的滋味。 —— 《次第花開》

23、 自從我病情加重以來,菩提州網站每天都收到大量來信詢問我的情況。我內心感激之余,也暗自慶幸,在這歲末年初的時節(jié)生這一場病,令遠近許多人發(fā)愿放生、供燈、持送經咒,實在是病有所值。 —— 《次第花開》

24、 我們覺得自己被難題困住,總想找辦法解決,可更大的問題也許在于我們過分關注“解決問題”了,卻從來沒有想過回頭去看看那些問題到底是不是問題。 很可能,換個角度,它就不是問題,至少不是那么嚴重的問題。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25、 把快樂寄托在向外馳求上,就像喝鹽水解渴一樣,得到的越多越不滿足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26、 寂天菩薩曾說:“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27、 當人生走到盡頭,除正法外,什么都幫不了你。縱然富有四海,也帶不走一針一線;位高權重,也帶不走一奴一仆,就連最為珍愛、精心保護的身體也不得不舍棄。那時,唯有惡業(yè)對你有害,除此以外哪怕整個世界都與你為敵,他們也無法向你射出一支寒光閃閃的箭。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28、 我們只關心自己,以及周圍極其有限的空間里的幾個人、幾件事。在這個小圈子以外發(fā)生的事情,不過是又一條新聞而已。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29、 我們可以有意識的讓自己的目光柔和起來,學著用柔和的目光看人,看看風景,看世界,很奇妙的是目光的小小改變能讓整個人從精神到身體立刻放松下來。 —— 《次第花開》

30、 佛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藏地智者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31、 無常不是人生的一段過渡期,而是整個人生,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須與它終生相處。 —— 《次第花開》

32、 真正化解痛苦與危機的方法就是斷除損害眾生的惡業(yè),行持自利利他的善業(yè)。作為佛弟子,不論能力大小,都可以做利益有情的事業(yè),這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放生。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33、 正如你所看到的,我被生活拴在了這一尺之地,盡管可以眺望遠方,但也僅限于此……一晃三十載 匆匆有秋天 有人再見,有人再也不見…… —— 《次第花開》

34、 世間萬物相互聯(lián)系,我們如果能對一個人完全敞開心扉,就能對整個生活開放;如果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與一個人溝通,就能和整個世界溝通。我們將習慣于欣賞和尊敬周圍的每一個人…… —— 《次第花開》

35、 無常乃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質,可是人們往往要到迫不得已的時候,突然遭受變故、生病、別離,才會去注意它的存在,所以人們誤認為是無常帶來了痛苦,而實際上造成痛苦的不是無常,而是對無常的恐懼。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36、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動都無法阻止果報的顯現(xiàn)。 —— 《次第花開》

37、 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執(zhí),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從破除我執(zhí)入手。 —— 《次第花開》

38、 聞法是為解脫,不為積累、賣弄學問。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39、 無我指事物不具有絕對的自性,但這不是虛無主義。事物之所以無我,是因為它隨緣生滅,緣起則生,緣滅則滅,這便是因果。 —— 《次第花開》

40、 經綸中說:修行之初,我們的心像高山上飛流而下的瀑布,喧鬧雜亂;一段時間后,心變得像平原上流淌的河,不再水花四濺、勢不可當;再后來,心像大海,遠看平靜如鏡,走到跟前還是會發(fā)現(xiàn)海面起伏的浪花;最后,心像高山,堅毅沉靜、巋然不動。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41、 你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因為沒有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你內心無法填滿的缺憾、不滿足感,不是因為你還沒有得到,而是因為你還在輪回中。 —— 《次第花開》

42、 我所理解的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體驗或為獲得某種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養(yǎng)仁愛、寬容、謙讓、與人為善等能給自他帶來安樂的精神品質,也就是說,要關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覺調整自身行為讓其他眾生感到安適快樂。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43、 物質的確能給人們帶來滿足感,但僅限于感官上的滿足,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而人之所以有別于動物,卻在于他不僅需要感官上的滿足,還需要精神上的滿足。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44、 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完美無缺或總是稱心如意。由于這個見地,我們終于可以放松下來,不再急于逃避和指責,甚至不再想盡辦法化解,因為我們知道:只要有這個身體在,我們就必定經歷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里還有貪執(zhí)、嗔恨、困惑、傲慢,我們就必定感受痛苦。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45、 每個人都有良善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只要內心還有執(zhí)著,就不能避免對人對己的傷害,所以嫌惡那些無明習氣更重的人,就像是五十步笑百步。一個人不會因為貼上了道德或不道德的標簽,就能解脫或不得解脫。解脫超越了這些。慈悲行者堅信一切眾生解脫的潛力,因而不肯舍棄任何眾生。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46、 人生苦樂參半,有足夠的痛苦讓我們生起對解脫的向往,又不至于太過痛苦而無力無暇朝解脫的方向努力。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幸福的、悲慘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種種經歷,無一不在啟發(fā)我們覺悟。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47、 心底的痛寫在臉上,就叫滄桑;心底的傷寫在眼里,就叫故事;人生路長,大度何妨,心有故事,臉無滄桑。《次第花開》 —— 《次第花開》

48、 時間識人,落難知心,不經一事,不懂一人。 —— 《次第花開》

49、 注意觀察你的各種情緒,能夠幫你安住在負面情緒中,而不是壓制它,這能幫我們培養(yǎng)菩提心。把快樂寄托在向外馳求上,就像喝鹽水解渴一樣,得到的越多越不滿足。 —— 《次第花開》

50、 從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況不急于做出反應,不急于逃避不安,尋找忍辱"指遇到情況不急于做出反應,不急于逃避不安,尋找安慰,而是放慢整個事情的節(jié)奏,給自己留一點空間去觀察和感受,讓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沖動牽著鼻子走。這有時也被稱為寡欲或甘于寂寞。 —— 《次第花開》

51、 當你放下成見,偽裝和打算,不再牽掛,焦慮和希求,你的心才真正敞開。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52、 你經歷過悲歡離合,這不是修行,而是經歷;如果你在悲歡離合間,體認無常、緣起、因果,這才是修行。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53、 時間也是空間,隔開了災難與我們。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只有隔著適當?shù)木嚯x,才能把事物看得更清楚,而太近,會被情緒淹沒,太遠,就遺忘了。————《次第花開》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54、 不是說這些東西不重要,而是生命的意義應該不止于此。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55、 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里一輩子逃亡。皈依,不是修行的起點,它是整個修行。 —— 《次第花開》

56、 親密相處有兩層含義:一是誠實地覺察自己身、語、意的所有活動,二是柔和地對待自己。慈悲不僅是針對他人,也針對自己,并且首先是針對自己。缺少對自己的慈悲,很難真正對他人慈悲。 —— 《次第花開》

57、 大乘佛教徒為了一切眾生的最終解脫而發(fā)愿修行佛法、證得無上正等覺,這種發(fā)心稱為菩提心。 —— 《次第花開》

58、 對輪回半信半疑的人們,不妨采取“科學”的態(tài)度,承認自己不知道輪回是否存在,同時不排斥了解更多關于輪回的知識。 —— 《次第花開》

59、 當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把所有眾生的安樂都考慮進來時,你就能夠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難。 —— 《次第花開》

60、 他們在故宮修文物,也修了浮躁的人心,修了我們的yw,還有我們自以為是的價值標準。 —— 《次第花開》

61、 當人生走到盡頭,除正法外什么都幫不了你。縱然富有四海,也帶不走一針一線;位高權重,邊帶不走一奴一仆,就連最為珍愛、精心保護的身體也不得不舍棄。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62、 即使出于善意,我們說話、做事的方式也可能給他人造成傷害,不過我們總以自己發(fā)心好為理由忽視這種傷害。事實上,這樣做只說明我們并沒有準備敞開心胸,在內心深處并不想要與他人交流。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63、 有時候,善良的舉動會招來質疑甚至毀謗,如果我們的目標不是解脫,如果解脫之道不是遠離貪、嗔、癡,不是眾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很容易便會迷失在對貧窮、蔑視、責難、羞辱的恐懼和對富貴、尊崇、榮耀、贊美的向往中。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64、 只有修行成就很高的人才能做到死生自如,在死亡來臨時自主地決定何去何從,而一般人在感受到死亡的劇烈痛苦時,都不免驚慌失措,全然忘記平日的修行,喪失對中陰境相的判斷力而誤入歧途,失去解脫的寶貴機會。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在一旁安慰、提醒、指導亡者克服死后的驚恐,鎮(zhèn)定下來,清晰無誤體認自性之明光,或者辨認其后出現(xiàn)的諸佛菩薩清凈剎土之顯現(xiàn),那么亡者即可獲得解脫。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65、 求不得是常態(tài),不圓滿是生活,所求非所得,并非失敗,定是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圓滿。凡事過往,皆為序章,輕安喜樂,次第花開,行走亦是圓夢,歸來亦是前行。 —— 《次第花開》

66、 時間剎那不停地流逝,冬去春來,花開花謝,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這就是無常。倘若沒有無常,離別的人就永遠沒有相聚的機會,生病的身體就永遠不可能痊愈,黑夜永遠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遠快樂不起來。這樣的世界不是很糟糕么?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67、 世世間間,唯有善良的心地里能開出安樂的花朵 —— 《次第花開》

68、 善良之心是一切世出世間功德的源頭 —— 《次第花開》

69、 我們只有不排除別人才能接受自己 —— 《次第花開》

70、 禪定是指舍棄散亂。 —— 《次第花開》

71、 精進不是因為必須而勤奮去做事。 —— 《次第花開》

72、 為別人的成功、健康、善舉、快樂等而高興就是隨喜。 —— 《次第花開》

73、 喜樂針對自己是感恩,針對他人是隨喜。 —— 《次第花開》

74、 佛法不向你承諾安全感或確定性,事實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對安全的幻想。 —— 《次第花開》

75、 追求覺悟的過程,就像在一個無邊無際的迷宮里突圍,沒有佛法的指引,我們將永遠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轉。 —— 《次第花開》

76、 有的人居無定所過著安定的生活,有的人住在豪宅卻終生逃亡。 —— 《次第花開》

77、 暇滿難得,今已得,人壽無常,死期不定,務必要精進修行,才不辜負這珍寶人生。 —— 《次第花開》

78、 人們的生活方式、自以為快樂的一些行為,像長時間使用電腦、看電視、開車、熬夜唱歌跳舞喝酒等等,都會造成疾病。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79、 有時候,你必須要學會一個人,去承受所有的不快和心酸,因為有些事,根本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世間皆苦,唯有自渡。 —— 《次第花開》

80、 愿諸眾生永具安樂以及安樂因”,希望所有眾生都快樂,這就是慈心;“愿諸眾生遠離痛苦以及痛苦因”,希望所有眾生都遠離痛苦,這就是悲心;對自己感恩,對他人隨喜,這就是喜樂;對一切欣然接受,自然平等地對待眾生,包容一切,毫無偏見,就是舍心。這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 《次第花開》

81、 六度,梵語稱六波羅蜜,意為“渡到彼岸”。布施:布施的精髓是舍棄貪執(zhí)。持戒:戒律不是束縛,而是保護。忍辱:行為精準意味著我們須保持正念,不輕易對狀況下評斷、做反彈,這正是忍辱的要義。精進:精進不是因為必須而勤奮去做事。禪定:禪定是舍棄散亂。智慧:般若空性超越文字,它比較接近內心的極度開放狀態(tài),清明、遼闊、不固執(zhí)、不僵化、不拒絕、不期求、不留戀,一切皆有可能。 —— 《次第花開》

82、 自以為是有時還表現(xiàn)為自卑。堅持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這個觀點,這不是自以為是又是什么?習慣讓我們看上去像個傻瓜?,F(xiàn)在就開始改變這些習慣,這就是出離。真正的出離是現(xiàn)在改變。 —— 《次第花開》

83、 自由就是打破社會慣性,輪回是一種慣性,不斷改變習慣,就能讓那股巨大的慣性慢慢地停下來。現(xiàn)在就開始改變這些習慣,這就是出離。 —— 《次第花開》

84、 為什么修行不能持續(xù)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也許答案就在于我們把生活抓得太緊。我們把全副精力投入生活還不夠,還要通過修行為生活上保險。然而,生活就像我們手中握著的沙,抓得越緊流得越快。所以,放松可以說是修行的第一課。 —— 《次第花開》

85、 皈依佛法需要膽識,因為佛法不向你承諾安全感或確定性,事實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對安全的幻想。 —— 《次第花開》

86、 戒律不是為了束縛你,是為了保護你,是使得你對這個世界的傷害盡量減少。 —— 《次第花開》

87、 不忍心看到另一個生命痛苦,就是惻隱之心。在此基礎上參與、分擔另一個生命的痛苦,就是悲心了。 —— 《次第花開》

88、 有時候人們并非不快樂,只是以為自己不快樂而已。其實,痛苦消失就是快樂。如果人們能夠像觀察自己的皺紋一樣去熟悉自己心念的活動,就不難發(fā)現(xiàn)每一個單純而直接的當下都帶著淡淡的喜悅。 —— 《次第花開》

89、 焦慮和恐懼的核心是我們拒絕無常的發(fā)生。 —— 《次第花開》

90、 佛陀宣講苦諦,目的是讓我們認識輪回中生命存在的痛苦本質。對痛苦的了解越深入、越全面,我們就越被激勵著去實踐離苦得樂的方法。 —— 《次第花開》

91、 行苦,是一種更深刻也更細微的痛苦。它是指輪回的眾生整個存在狀態(tài)的無奈和不圓滿。身心受到業(yè)力牽制,被種種煩惱束縛。 —— 《次第花開》

92、 變苦,是指通常被我們理解為快樂的種種體驗和現(xiàn)象,因其本質為苦而終將由快樂變成痛苦。比如現(xiàn)代人很多煩惱和疾病都是由于飲食不當和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 《次第花開》

93、 苦苦,就是顯而易見、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體和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病痛、恐懼、生離死別。 —— 《次第花開》

94、 佛經上把痛苦分為三大類:苦苦、變苦和行苦。 —— 《次第花開》

95、 根據(jù)佛陀的開示,解脫是從認識痛苦開始的。人在病中,也許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認識痛苦。很多情況下,疾病會成為我們培養(yǎng)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好機會。 —— 《次第花開》

96、 不是完善目前的生活或者美化自己。如果是這樣,佛陀當年大可不必舍棄王位出家。修行沒有什么宏大的目標,只是不再自欺而已。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97、 用語言表達是最簡單的做法,聽的人也會覺得好像自己完全理解了,并找到感覺了。但在書本上看到的,并沒有經過自己的手的實踐,所以即使我做了示范,徒弟們也很難理解。同時,如果你的頭腦里總想著書里說的,反而會干擾你手上的作業(yè),還會拉你的后腿。師父曾對我說“祈望你忘掉一切,專心精進于技能的磨練”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98、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眾成王。 —— 《次第花開》

99、 既然留不住,是不是現(xiàn)在就應該殘忍地推開。 —— 《次第花開》

100、 三寶的護佑和加持,不是要強化自我和安全的幻覺,讓我們相信自己套上了一個“金鐘罩”,從此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懷著這種心態(tài)面對變化莫測的世界,我們只會更脆弱。 ——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

本站通過AI自動登載本文內容,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旨在傳播優(yōu)質文章,無商業(yè)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聯(lián)系刪除。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慶祝天,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36315.html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