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順帝算是個昏君還是亡國之君(元順帝是昏君嗎)
這是歷史上屢見不鮮的“成王敗寇”事件的又一次重演,勝者一手開創(chuàng)了延續(xù)兩百多年的明王朝,敗者雖然狼狽北逃,但其代表的蒙古勢力卻似鬼魅一樣始終纏繞著明王朝,揮散不去。
歷史的復雜,促使我們思考著,所謂“勝負”的反復和糾葛,所謂“正義”或“邪惡”人物身上的多面性。如此,讓我們以元順帝為切口,一探元朝后期的風云際會,這或許會增加我們對這一番改朝換代的了解。
元朝最后一個皇帝——元順帝,他留給后人的印象就像他的王朝一樣,奇特、陌生且短暫。人們記得的只是,1368年,明王朝的軍隊高歌猛進,由南到北徹底終結(jié)了蒙古人在漢地的統(tǒng)治,而元順帝作為其王朝謝幕時的末代君主,逃往草原的背影是那么的落寞。
政治斗爭沒有昏君
因為背負著亡國的名聲,以及在設計領域的杰出表現(xiàn),元順帝長期被冠以“昏君”的名號。
當然,在他執(zhí)政的中后期,他確實逐漸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一副“亡國之君”的樣子。但部分不能遮蔽全部,考察一個歷史人物不能簡單的將其臉譜化。
一個明了的事實是,蒙元政權從世祖即位(1260年)到順帝北遁(1368年);而元順帝在其中獨占三十六年,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元代皇帝。
一個簡單的問題是,一個果真昏庸無能的君主是怎么在慘烈的權力斗爭中幸存并掌權如此之久的?在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順帝之間的三十余年卻換了九位皇帝,元朝的宮廷真的如平靜湖水,任由昏君玩耍嗎?
元順帝登基時,元朝已經(jīng)行將末路。但元順帝任用脫脫為相,先后開展了恢復科學制度,懲治貪腐,開放馬禁,削減賦稅、編修遼、金、宋史,實行儒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從至正初年起,元朝也曾一度呈現(xiàn)回光返照的局面。但元順帝把所有的寶都押在了脫脫一個身上,至正四年,脫脫十七次請求退休后,元朝的深度腐敗,加上他執(zhí)政時期,是歷史上的災害多發(fā)期,悲催的元朝終于走向末路。
對于元朝滅亡的命運,元順帝也是早有準備,所以早就有逃亡的計劃。因為元順帝曾流放過高麗,又娶過高麗女為妻,重要的是,當時高麗只是元朝的屬國,所以元順帝對高麗比較放心。
至正二十九年,元順帝曾派十多名木工,帶著家屬去高麗境內(nèi)耽羅(今濟州)建造宮殿,以作為避難之所。但宮殿尚未建完,明軍已攻下大都。加之高麗國當時正想脫離元朝控制,所以這項逃亡海外的計劃終未能成。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