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烏龍?zhí)冬F(xiàn)代文閱讀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是語文考試中很重要的一項,所以高中生在答閱讀理解時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讓我們在語文上有不錯的發(fā)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走進烏龍?zhí)冬F(xiàn)代文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走進烏龍?zhí)冬F(xiàn)代文閱讀答案
走進烏龍?zhí)?/p>
[公園概況]
在南京城西,群山之中鑲嵌著一顆明珠,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烏龍?zhí)丁K且蛔匀簧剿c歷史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古典文化園林。
烏龍?zhí)豆珗@位于清涼山東麓,占地約7萬平方米,其中烏龍?zhí)端?.69萬平方米。烏龍?zhí)度龂鴷r為南京水系入江的一段通道,原名清水大塘、芙蓉池。相傳晉時潭中有四處泉眼,終年噴涌不息。某年六月十九日,潭中出現(xiàn)四條烏龍環(huán)繞泉眼戲水。以后,每年烏龍準時出現(xiàn),烏龍?zhí)队纱硕妹⒁恢毖赜弥两瘛?/p>
園內(nèi)花木扶疏,亭閣錯落,一派詩情畫意。[A]這里植物資源豐富,花木品種達70余種,沿岸廣種桃柳,潭內(nèi)遍植蓮花。[B]潭岸肥月亭、妙香閣、放生庵、鎖龍橋、武侯祠等建筑,古樸典雅,布局和諧。
相傳當年時任兩江總督的陶澍在金秋之夜約友人魏源泛舟潭上賞月,陶公詩興大發(fā)云:“烏龍美景,秀色可餐?!蔽涸醇春椭唬骸坝写嗣钐?,何必西湖?”烏龍?zhí)稄拇吮阌辛恕靶∥骱敝雷u。
千百年來,烏龍?zhí)断群髤R集了顏真卿、曹雪芹、魏源、吳敬梓、袁枚等名師大家,在這里誕生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如《海國圖志》《隨園詩話》等扛鼎之作,滋潤了諸如《紅樓夢》《儒林外史》《桃花扇》等名篇巨著。
烏龍?zhí)秲?yōu)美的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相互交融,風姿綽約,令人神往,被譽為“西城之冠”。
(根據(jù)相關材料改編)
[重要景點]
武侯祠:與諸葛亮有關之歷史遺跡,有諸葛飲馬處、駐馬坡等,皆為諸葛亮出使東吳時所留。因仰諸葛之德,清代薛桑根于此建武侯祠,江寧知府趙公任在祠右立一石碑,上刻“諸葛武侯駐馬處”。
放生庵:唐代著名書法大家顏真卿曾任升州(今南京)刺史,在烏龍?zhí)督ǚ派?,親筆書寫《天下放生池碑銘》。烏龍?zhí)都匆苑派馈4蒜置娣e雖小,但寄托了后人對顏的緬懷之情。
曹雪芹塑像:鑒于南京烏龍?zhí)稏|首曾為曹家花園一角,為紀念曹雪芹,1985年,23位著名學者倡議在烏龍?zhí)稙椴芩芟?,并建紀念館。塑像坐姿,身著長袍,手持文卷,氣宇軒昂,飽含文豪神韻。
魏源故居:魏源系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他在此處撰寫的《海國圖志》對近代影響久遠。人們稱他是中華民族改革開放之先驅(qū)。
1.閱讀[公園概況]第三段,說說畫線句[A][B]兩句不能顛倒的原因。(2分)
▲
2.閱讀[重要景點],想一想四個景點有哪些共同點,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3分)
▲
3.選出對烏龍?zhí)豆珗@解說準確的一項( ▲ )(3分)
A.烏龍?zhí)豆珗@位于清涼山東麓,占地約2.69萬平方米。
B.烏龍?zhí)度龂鴷r名叫芙蓉池,晉代改名烏龍?zhí)叮髞聿粩喔?,現(xiàn)在沿用晉代古名。
C.烏龍?zhí)稄那宕_始獲得了“小西湖”的美稱。
D.烏龍?zhí)豆珗@就是因為有很多歷史人文景觀,被譽為“西城之冠”。
答案
1.(2分)【A】句對應第一句中的“園內(nèi)花木扶疏”(1分),【B】句對應第一句中“亭閣錯落”(1分)(或這兩句與第一句的順序一一對應)
2.(3分)(1)四個景點的歷史都很悠久(或都是文化古跡);
(2)都與古代文化名人有關;
(3)都寄托著人們對歷史文化(或歷史名人)的尊重和熱愛之情。(1點1分,意對即可)
3.(3分)C
思鄉(xiāng)懷人詩閱讀鑒賞方法
①初讀全詩,整體感知,確定情感類別。
②抓關鍵句,挖掘字詞,初悟情感。
③抓住意象,構(gòu)建圖景,再悟情感。
④根據(jù)題目,組織語言,形成答案。
閱讀某句話在文中作用題型方法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jié)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 閱讀訓練方法
★ 2021給予是幸福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
★ 2021絕鑒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及答案
★ 2021回憶中的家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
★ 2021南懷瑾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
★ 2021忘不了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
★ 2021科學怪人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答案
★ 2021苦梅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
★ 2021不僅僅是左手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
★ 2021隆興寺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天下,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xxzl/ydda/28515.html
上一篇:論梁元帝讀書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