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民族風俗禮儀
桂林不僅山清水秀,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也令人迷戀。這里的民風淳樸、地域文化獨特,是旅游的好去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桂林民族風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民俗
首先,是資源縣的河燈歌節(jié),歷史悠久,是當?shù)孛耖g一年一度民族風俗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到七月半,當?shù)厝吮銜猿璺艧艏耐芯拺严热?、消災避禍的情思?/p>
人們自發(fā)攜燈,沿河漂放,夜幕下燈光輝煌,形成“萬盞河燈漂資江”壯景。節(jié)慶期間,地方特產、民間小吃琳瑯滿目,形式多樣,有頂竹竿、舞獅、舞龍、等古樸的民間娛樂活動。
接下來是龍勝紅衣節(jié),紅衣節(jié)是龍勝紅瑤同胞所特有的民族節(jié)慶日,有著悠久的歷史。龍勝縣是多民族的自治縣,紅瑤是龍勝瑤族的一個支系,紅瑤婦女愛穿自己編織的紅衣衫,故稱紅瑤。
在這一天,男女老少身著節(jié)日盛裝,肩擔自己生產的土特產品,成群結對來到淚水街,交換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和農業(yè)生產資料用品,未婚青年則在這一天借機唱山歌、吹木葉,以優(yōu)雅動聽的情歌來相約幽會意中人。
福利五月八節(jié),是陽朔縣福利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由民間組織在福利鎮(zhèn)上開展的民間文藝、體育及祭祀活動。傳說人們在五月初八這天去祭祀公公、婆婆廟,可多子多福、國泰民安。
美食特色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廣西地區(qū)歷史悠久的特色傳統(tǒng)名小吃。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的早秈米磨成漿,裝袋濾干,揣成粉團煮熟后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制作最最講究鹵水的制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鹵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鹵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擔子米粉等。
荔浦扣肉
荔浦扣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菜。此菜色澤金黃, 芋片肉片松軟爽口, 油而不膩,濃香四溢。具有清熱祛火、滋潤膚色功能。桂林特色名菜,以正宗桂林荔浦芋、帶皮五花肉、桂林腐乳為主要材料,烹飪以蒸菜為主,咸甜口味。傳統(tǒng)宴席名菜, 采用正宗桂林荔浦芋、帶皮五花肉、桂林腐乳和各式佐料。將帶皮五花肉和切塊荔浦芋分過油炸黃, 然后將五花肉塊皮朝下, 與芋塊相間排放碗中蒸熟, 翻扣入另一盤中即成。
陽朔啤酒魚
陽朔“啤酒魚“,是陽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魚肉鮮辣可口,無一絲魚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魚肉的香味可以讓人胃口大開。陽朔的啤酒魚是選用陽朔漓江里鮮活的大鯉魚,先用桂北山區(qū)出產的生茶油烹炸,然后放入桂林產的上等啤酒紅燜而成,具有獨特的香酥鮮嫩風味。2002年5月陽朔啤酒魚以外香內嫩,皮黃汁濃,入口唇齒留香在“奇山杯全國迷宗菜交流比賽研討會” 上一舉奪得金獎。由此,陽朔啤酒魚堂堂正正地“游”進了京城。
民族風俗
陽朔居有漢、壯、瑤、苗等11個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習俗、節(jié)日外,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擅長對山歌。不論婚喪嫁娶,還是逢年過節(jié),每每擺起歌臺,一比高低,直至通宵達旦仍不肯散去。這些山歌有談情說愛的,有傾訴生離死別、崇尚忠孝的,也有談古論今敘事的。唱者少則三、五人,多則幾十人,歌聲或激越高昂,悠揚動聽;或深沉委婉、如泣如訴;或輕呤淺唱、閑適灑脫……尤以壯鄉(xiāng)高田的中秋節(jié)對歌、福利龍尾瑤民的“歌堂愿”會最富特色。
桂林民族風俗禮儀相關文章:
★ 桂林民族風俗禮儀學問
★ 桂林風俗文化禮儀知識
★ 桂林風俗習慣禮儀學問
★ 少數(shù)民族風俗禮儀學問
★ 獨龍族風俗習慣禮儀知識
★ 廣西北海民俗風情禮儀學問
★ 哈薩克族民族風俗禮儀知識
★ 咸寧民族風俗禮儀學問
★ 滿族民俗文化禮儀知識
★ 水族民俗文化禮儀知識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天下,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shkt/ctly/4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