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十件顏值逆天的傳世國寶(中國十大傳世國寶)
一、紅山文化的C型玉龍;二、鑲金獸首瑪瑙杯;三、翡翠白菜;四、戰(zhàn)國曾侯乙尊盤;五、金嵌寶金甌永固杯;六、芙蓉石蟠螭耳蓋爐;七、九龍九鳳嵌珠寶點翠鳳冠;八、青玉云龍紋爐;九、桃紅碧璽瓜式佩;十、慈禧太后的夜明珠。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很多,這些文物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見證著歷史的同時也讓人驚嘆于匠人的高超技藝。它們于泥土中重現(xiàn)天日,散發(fā)出獨有的魅力和價值。中國文物之多,多如繁星,今天就來盤點十件顏值超高的寶貝。
一、紅山文化的C型玉龍
紅山文化是中國華夏文明最早的遺跡之一,發(fā)源地為東北西南地區(qū),距離現(xiàn)在有六千年的歷史。早在1921年,考古學家就發(fā)現(xiàn)了紅山文化的遺跡,直到2014年才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保護。
而玉器在那個時候就被廣泛用于喪葬事宜,1971年出土的c型玉龍就代表了當時最高的制玉手段。也從側面佐證了中國玉文化的源遠流長。
二、鑲金獸首瑪瑙杯
獸首瑪瑙杯1970年10 月出土于陜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它是唐代的玉器,其造型為一個角狀獸首形,獸的雙角為杯柄,方便手握,嘴部鑲有一個黃金口塞,其次,它的眼睛、耳朵和鼻子處皆刻畫的細微精確,十分罕見。
尤其選材,是選用最為罕見的纏絲瑪瑙雕琢,加上玉匠結合材料的自然紋理隨形而作,可謂是巧奪天工。獸嘴處的鑲金,更是有畫龍點睛的妙用,更顯珍貴。是唐朝唯一一件俏色玉雕,同時也是唐代玉器中的翹楚,被列入首批國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三、翡翠白菜
翡翠白菜又叫翠玉白菜,它的材質是翠玉,經(jīng)過能工巧匠的雕琢之后,呈現(xiàn)出一棵白菜形象,栩栩如生。其整體有18.7厘米長,9.1厘米寬,大小與真實白菜一般無二,除此之外,這顆白菜身上的昆蟲便是神來之筆,增添了很多趣味,也讓人驚嘆于當時的技藝。作為慈禧太后的最愛,她死后也隨她埋葬定東陵,后來被孫殿英盜走送給了蔣介石,現(xiàn)在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館。
四、戰(zhàn)國曾侯乙尊盤
這件出土于武漢湖北隨州的文物,是公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工藝最復雜且最精美的青銅器,是由尊和盤兩件器具組合而成,上為尊下為盤,其用途是尊里盛酒,盤中裝水,夏季飲酒可用來冰鎮(zhèn),冬季則可溫酒。
這件尊盤的整體造型精美、結構復雜,尊的裝飾物為28條蟠龍和32條蟠螭,盤的裝飾物是56條蟠龍和48條蟠螭,它們相互環(huán)繞,錯落有致。專家認為這件尊盤乃是所有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中,最為精美的一件,是當時青銅器的巔峰之作。被列入國家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珍貴文物,目前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五、金嵌寶金甌永固杯
金嵌寶金甌永固杯是皇帝專用的酒杯,乃清朝乾隆皇帝親自參與設計、督促工匠打造,耗費了不少心血。此杯通體黃金,高12.5厘米,口徑8厘米,杯口外雕刻一圈鏨回紋,一面用篆書刻有“金甌永固”四個字,另一面則刻“乾隆年制”。杯體外壁以珍珠和紅、藍寶石鑲嵌寶相花,兩側各有一龍,龍頭鑲珍珠,杯底三足以象首為形打造,皆以寶石珍珠鑲嵌,寓意江山鼎固。
六、芙蓉石蟠螭耳蓋爐
南京博物館珍藏著一件精美絕倫的藏品-清代乾隆年間的芙蓉石蟠螭耳蓋爐,這在清朝以青藍顏色為主的珍品中,著實讓人驚艷。芙蓉石蟠螭耳蓋爐通體呈現(xiàn)出了滿滿的粉紅色少女心,整體有芙蓉石的天然紋路,蓋頂?shù)褡脸鏊臈l蟠螭,宛如游龍盤旋于空中,爐體兩邊雕刻了兩組對稱的蟠螭銜耳。整體通透,光澤鮮亮,可謂是所有文物中的顏值擔當。
七、九龍九鳳嵌珠寶點翠鳳冠
明朝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十分珍貴,是用點翠的手法制作而成,整個鳳冠點翠的面積很大,所以也很考驗工匠的手藝,其面料為絲帛,鳳冠頂部是以花絲的手法,以黃金為材料制作出的九條金龍,每條金龍口中銜有珍珠寶石為珠滴,金龍下方則制有八只點翠金鳳,口中也都銜有珍珠寶石,鳳冠的后檐位置也有一金鳳,所以是九龍九鳳。
此鳳冠的奢華程度可以說是前無古人,整個鳳冠一共鑲嵌了5000多顆珍珠和100多顆寶石,加上翠鳥羽毛的亮麗光澤,絢麗色彩,再以金邊修飾,所以更加顯得富麗堂皇、奢華無比。已被列入國家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
八、青玉云龍紋爐
青玉云龍紋爐是宋朝仿古玉器的典型代表,整體高7.9厘米,口徑12.8厘米,通體青玉且以“工字紋”為底。上爐身刻有游龍、祥云和海水紋。宋朝時,“格物致知”的思想普遍盛行,文玩鑒賞也風靡一時。
很多文玩愛好者對夏商周這三個朝代的青銅器青睞有加,頗有研究。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宋代的玉器多數(shù)以青銅器造型為腳本,就是后來所說的仿古玉器,青玉云龍紋爐正是這種風格,比之唐朝的奢華,增添了些許雅致古樸。
九、桃紅碧璽瓜式佩
物件雖小,但卻不失精致,這是清代的一個玉石小配件,是宮里嬪妃掛在身上的一件裝飾品。桃紅色的碧璽制成的瓜尤為亮眼,上面配上的翠綠翡翠結珠尤為亮眼,這一紅一綠的搭配,用現(xiàn)代話講,就是“撞色”,艷麗的桃紅搭配一抹蒼翠,非但不俗,卻更顯得精致美觀,同時也體現(xiàn)了古人獨特的審美觀念。
十、慈禧太后的夜明珠
慈禧太后死后,這顆夜明珠作為陪葬品,被放置在慈禧的口中,以保尸身不腐。據(jù)說這顆夜明珠是由一塊787.28克拉的金剛石原石打造,當時價值1080萬兩,相當于現(xiàn)在的8.1億人民幣。這顆夜明珠光澤萬里,夜晚在百米之內(nèi),可見發(fā)絲。但是就是這樣一件稀世珍寶,卻被盜墓大賊孫殿英從定東陵盜出后不知去向。
文物是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歷史中的一個故事。毫無疑問,歷史是厚重的,但是這些文物卻在厚重的歷史中給人們帶來了驚艷時光的感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