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芒10手機怎么樣(麥芒10精致外觀、卓越攝影(體驗升級))
12月24日,麥芒10新機正式開售,作為中國電信天翼的全資5G終端品牌,麥芒創(chuàng)立的初衷就是賦能未來,讓年輕用戶借由新科技體驗無畏青春與無界自由,無畏生長,一直都是麥芒的DNA。自從麥芒系列誕生一來,每一代產(chǎn)品都在踐行這一極致追求,而全新的麥芒10系列,為用戶們帶來了美與科技結合的全新體驗,各方面體驗都有明顯升級。
麥芒10擁有6.6英寸全面屏,不僅帶來了非常精致的外觀顏值,更是提升了視覺感受,不管是觀影追劇還是游戲體驗,都有明顯的升級。而在攝影能力方面,麥芒10系列搭載了4000萬超感光AI三攝,攝影能力也相當出色,再加上40W疾速快充等技術的加持,彰顯了麥芒10潮美、科技的特色。
潮美外觀設計
我們先來看看麥芒10的外觀顏值表現(xiàn),屏幕方面麥芒10采用了6.6英寸的20:9極點全面屏設計,分辨率高達2400*1080,基于出色的設計,讓屏占比更是高達94.2%,為了達到窄邊框,業(yè)內不約而同的采用了曲面屏的解決方案,使得在視覺上邊框變得更窄。
麥芒10的ID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則是帶來了絕佳的解決方案,6.6英寸大屏顯示,8.4mm的厚度,73.3mm的寬度,業(yè)界同檔位最窄,再加上179g的輕薄重量,讓麥芒10不僅擁有非常精致的外觀顏值,同時還有極佳的握持手感。
前置鏡頭的設計方面,麥芒10采用了中置極點全視屏設計,打孔攝像頭位于屏幕頂部正中央,體現(xiàn)了對稱美,而為了減少黑邊對于視覺美感的負面感觀,麥芒10還采用了多項創(chuàng)造性的技術來改變這一設計。比如說聽筒頂部斜出設計,把聽筒和環(huán)境光傳感器從傳統(tǒng)的屏幕上沿設計方案改成了位于中框的設計方案,立式傾斜的出聲孔是最佳工藝極限和音頻效果的完美平衡點。
此外,麥芒10為了給用戶帶來溫潤的手感,同時又避免指紋的沾染,針對冰霜銀的后殼,工程師們嘗試了多種不同大小以及密度的顆粒,對涂層時間以及濃度進行了反復迭代,最終為用戶們帶來了如絲綢一般的磨砂質感。
4000萬超感光AI三攝 卓越攝影體驗
除了精致的外觀之外,麥芒10還擁有卓越的攝影體驗。相機硬件配置方面,麥芒10系列搭載了4000萬像素AI三攝,三攝模組分別為4000萬f/1.9光圈的主攝+800萬像素f/2.4超廣角和虛化鏡頭+200萬像素f/2.4光圈的4cm微距鏡頭,三攝加持下,讓麥芒10系列具備超高清、大光圈虛化、微距功能。
強大的相機硬件加持下,再加上麥芒10搭載的諸多攝影功能,能夠為用戶們帶來卓越的攝影體驗。比如說在夜景拍攝的時候,AIS超夜模式,能夠助你成就夜景之美,得益于4000萬感光器件,同時通過AI算法多幀降噪,穩(wěn)定畫面,最常能夠支持6s手持拍照,提高夜景照片動態(tài)范圍,即便是極暗的環(huán)境下,也能夠拍攝出非常清晰的夜景樣張。
此外,麥芒10的主攝還擁有F/1.9光圈,能夠帶來非常出色的大光圈拍攝效果,4000萬主攝負責成像,800萬攝像頭與主攝相互配合,能夠計算景深信息,也就是拍攝物的距離信息,通過大光圈拍攝能夠讓照片更具層次感,不管是拍攝物體還是拍攝人像,都能夠拍出很好的背景虛化效果。
前置拍攝方面,麥芒10搭載了1600萬f/2.0高清自拍相機,全新的AI自然美顏算法,能夠根據(jù)用戶的年齡/性別/膚色,量身打造專屬的美顏方案,在高清鏡頭下既能夠保持完美皮膚狀態(tài),又能夠保留更多真實的細節(jié),讓自拍照看起來更加自然,隨時隨地拍出你的美。
40W疾速快充 強大續(xù)航守護你的一年四季
而在續(xù)航能力方面,麥芒10系列的表現(xiàn)同樣十分給力,標配了40W超級快充方案,充電十分鐘,就能夠支持觀看兩個小時的影視劇內容。另外,充電快也更加安全,在25℃,通過多階熱限流措施,控制充電過程中的溫度升高限值,能夠讓充電與熱達到最好的平衡點,確保用戶使用無憂。電池方面,麥芒10搭載了4000mAh的超大容量電池,還有AI節(jié)電技術,保障長時間的續(xù)航。
麥芒10還支持雙模5G全網(wǎng)通,麥芒10支持SRS四天線天選,工程師對5G天線、發(fā)射端功放、SRS芯片、接收端射頻進行了協(xié)同設計,獨立游戲天線的設計,更是讓用戶們玩游戲不卡頓。
此外,麥芒10還擁有5G和WiFi智能雙擎加速,當檢測到Top應用出現(xiàn)卡頓后,能夠把TOP應用切換到5G網(wǎng)絡,確保流暢的應用體驗,不管是日常觀影追劇還是游戲,都能夠穩(wěn)定不掉線。
總的來說,麥芒10的表現(xiàn)都足夠出色,潮美的外觀設計、卓越的攝影體驗加上強大的續(xù)航能力,還有智慧雙模5G全網(wǎng)通的加持,如果最近你也打算入手新機的話,麥芒10系列一定是你的最佳選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keji/8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