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轉發(fā)的勵志正能量文章
夢想似乎是遙遠的,但是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一步步的拉近之間的距離,當距離越來越短時,它就不再是夢,而成為了觸手可及的想法,無論如何,不要停下走向夢想的腳步。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朋友圈轉發(fā)的勵志正能量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相信自己——我能行
法國有一名記者叫博迪,年輕時上天賦予他的只是四肢癱瘓,唯一慶幸的是他的左眼還可以動,雖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動,但他還是決心要把自己在病前就構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只會眨眼,所以就只有通過自己眨動左眼與助手溝通,逐個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錄出來,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順序把法語的常用字母讀出來,讓博迪來選擇,當她讀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時,博迪就眨一下眼來表示正確。由于博迪是靠記憶來判斷詞語的,有時不一定正確,他們需要查詞典,所以每天只能錄一兩頁,可以想象兩個人的工作是多么的艱難!幾個月后,他們歷經艱辛終于完成了這部著作,為了寫這本書,博迪共眨了二十多萬次眼,這本不平凡的書共150頁,它的名子叫《潛水衣與蝴蝶》。
史鐵生二十歲殘疾了雙腿,而他卻用“筆”走了世界上最遠的路;貝多芬雙耳失聰,卻用心創(chuàng)造了不朽的“命運交響曲”;史蒂芬?;艚鸹剂诉\動細胞瘤,不能動不能說,卻用思維走進了宇宙,去探索星系。黑洞??淇?amp;hellip;…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卻寫出了最偉大的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激勵著中外青年投身到革命中去……
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健全的四肢,聰明頭腦的人不在少數,卻很少有人有如此成就,而世人缺少的正是他們這種永不服輸的精神與堅忍不拔的毅力,世人總是在明日復明日中忙忙碌碌,又總是在等待機會中錯失良機,總是在抱怨牢騷中荒費時光,在斤斤計較?;嫉没际е忻允ё约?amp;hellip;…他們的成功,在于不苛求條件,不是在等待機會,而是在千方百計創(chuàng)造條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
我們也有許多的理想和抱負,目標與追求,可不付注行動,就是無法實現的空想,一切將是枉然。燈下閱讀不如電視機前舒適,唐詩宋詞不如電子游戲迷人,勞碌奔波不如麻將桌棋牌室安逸,我們常常抱怨命運的不公,條件不如人意,我們卻忘記了因內起主導作用,外因只是輔助,沒有自身的努力,在好的環(huán)境條件也只能是擺設,面對困難我們常常放棄,所以我們會痛失良機,不是我們沒有機遇成功而是我們缺少成功必備的毅力,堅持不懈不放棄才會到達目的地。
也許經過努力我們達不到預期的目地,也許我們最后成不了作家、詩人、商人、老板……,但只要我們經歷過就不后悔,困難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失敗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堅忍讓我們面對一切淡定自如,勝不驕敗不餒,而且這一路的風景是安逸時無法享受到的,這一路的快樂是吃喝玩樂所不能體味的。
一只眼睛能出書,失聰的耳朵能奏樂,沒有腳卻能走世界上最遠的路……,這是何等的奇跡,何等的不凡,而我們,健全的人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俗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毕嘈抛约?,就是要讓自己的長處得以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性格、氣質、特長、愛好都不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別人擅長的對你來說可能很困難,你擁有的的別人可能永遠都得不到。一個人任何時候都要把握住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只要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挖掘自身的潛能,在現有的基礎上進步,我們就會逐步樹立起自信心,不斷走向成功!
朋友,努力堅持吧,相信自己,我能行!
勵志文章2:在失敗中成長
“沒有風雨怎能見彩虹”“失敗是成功之母”自古以來,人們一直深知,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沒有失敗總結的經驗就不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燈
愛迪生,一位世界聞名的發(fā)明家,他發(fā)明了無數讓人類進步的成果,其中電燈就是一項偉大的發(fā)明。兒時,愛迪生的母親因生病而需要做手術??墒巧罡胍?,沒有光源,于是愛迪生與父親四處找蠟燭,以便房間更亮一些。手術在艱難的過程中結束,母親得以相救。而愛迪生因此發(fā)誓,要讓夜晚亮起來,終于電燈的初步結構已成,但燈絲的選擇卻是一道難題,上千次的選擇上千次的失敗,最終換來了成功,因為他沒有在失敗面前低頭......
飛
萊特兄弟是一對改變世界的組合,他們發(fā)明的飛機改變了世界的運作。然而“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古以來,“飛,”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可是卻沒有人能完成。萊特兄弟也想飛,他們與大眾一樣,沒有經驗,各種荒謬的設計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這些失敗并沒有讓他們失去信心,他們細心觀察生活,最終發(fā)明了世界第一架飛機,盡管只能飛出五米遠,但依舊改變了世界......
炸
諾貝爾同樣是一位改變世界的大人物。他所創(chuàng)立的“諾貝爾獎”現在是科學家們最高的向往。他發(fā)明的炸藥改變了世界,他的發(fā)明之路也許有些過于艱辛。他與父親、弟弟當時都在研究怎樣能使硝化甘油可以更容易控制。一次實驗讓他失去了父親與弟弟。此時,他盡管已被鄰居趕出了家鄉(xiāng),但他并沒有停止腳步,依舊在船上繼續(xù)實驗。一次偶然讓他發(fā)現,被泥土所溢的硝化甘油不僅易于控制,而且不易。于是他成功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生活中處處存在失敗;也處處有著成功,成功人人向往,但失敗人人必經,失敗也許不一定有成功,但成功中一定有失敗。珍惜失敗,總結經驗,在失敗中成長。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失去多了,就不知道了...每一次得到背后都有失去,也許有一天要自己去創(chuàng)造,可是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艱難的,也許會有失望,也許會有哭泣,也許會很累很累,有時候自己卻也認為不可能,這就是生活,如果沒有這些生活會變成什么?在每次失敗之后的很長時間你會回憶這些失敗,感覺很美很美...忘記痛苦--怎么可能,堅強面對,才是自己,真正的自己...默默善待自己..
勵志文章3:堅持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從小到大,我們被輸灌了各種各樣的科學大道理,為人處世的小道理,你那些‘背道而馳’的理論不管對與錯,總是會被人菲薄、蔑視。面對社會生活的打磨、同化,我們是否該堅信自己的理論?我們是否還應該保持自己的獨到見解呢?是否值得堅持當初的夢想呢?
在幾百年以前,伽利略不顧世人的反對,不顧人們的鄙夷、拋石子、吐口水,站在意大利比薩斜塔上,在眾目睽睽下,在人們的嘲笑諷刺聲中,將一個10磅重的實心鐵球和一個1磅重的空心鐵球從50多米高的比薩斜塔上拋落。當兩個鐵球“砰砰”同時落地的那一刻,亞里土多德的學說被打破了,自由落體定律在鐵定的事實面前被承認了。伽利略后來又用18年的時間來反駁“地球中心說”,雖然他遭到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__會囚禁,血腥迫害,但他一直把自己的真理堅持到生命的終點。
為什么人類會上演一幕幕這樣的悲劇?如果一條與眾不同的言論或者事實出現的時候,你會是唏噓的觀眾還是堅定的支持者呢?無論如何,真理終將戰(zhàn)勝謬論,但是,堅持真理的個別人一旦意志松懈,隨波逐流,那真理還會被發(fā)現嗎?即使被發(fā)現,那誰敢承認呢?
大眾化、遵循專家勸告,是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人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每一個獨特的發(fā)現和變化都是微不足道的。從蹣跚學步到飛揚奔跑,從懵懂無知到理論專家,我們正在一步步地貼近社會,在一步步地實現夢想,一個個成了人海里的塵埃。其實這些都應該感謝知識的力量,感謝社會的磨礪。
成長的路上不一定一帆風順,甚至是險象環(huán)生,困難重重。你在成長的路上不斷放棄自己兒時的幼稚夢想,不斷調整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小時候不懂可以問老師和父母,大學時不懂可以請教教授和無所不知的網絡,走上社會后可以出錢詢問各類專家。就像在醫(yī)院的掛號門診,越是價錢高的越準確,越值得你相信,無可反駁。在不知不覺中,街上人人學會了洋溢著假笑,面對老鼠人人都嚎叫著喊打;工作中人人學會了點頭哈腰,面對領導不敢質疑;社會問題形成了統(tǒng)一標準的要求和答案。
再看看我們身邊的堅持。2008年,余姚市一名25歲的準媽媽王燕燕突然查出患了白血病,需要流產保命!面對無數專家的建議和親朋的反對,這個女子卻做出了違背常理的選擇:把孩子生下了,做一名母親。
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卻在王燕燕的堅持下做到了,她終于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得到了杭州人們的關注和祝福。這樣的堅持一定不值得我們效仿,但一定值得我們驕傲和感動。反過來想,如果她不堅持呢?又會是怎樣的結局?
堅持,在當下,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生活就是這樣子,或悲或喜,你都要面對,你都有值得堅持的地方,一旦你的堅持成功了,再回頭看看腳下的路,那才是你本來的人生軌跡啊!伴隨你一路走來的是你擁有的這份堅持的信念!
多年以后,你再看看那些和你一同跨出校門的同學。有的成了私企老板,有的成了十足的打工仔,有的還沒有找準方向,有的繼承父輩衣缽……但實現自己當初理想的人少之又少,有與眾不同特色產業(yè)的人微乎其微!
俞洪敏在一次談話中說道:人生是一個不斷搏擊的過程。人生中的每一次失敗都是在生命里寫了一個0,不要怕寫0,你要努力去做的是在那無數個0之前成功地寫上一個1,那么先前所有的0都會成為你獨一無二的財富。這就是生活態(tài)度,一種面對人生跌宕起伏的生活態(tài)度,面對社會風風雨雨的生活態(tài)度。
堅持路上的痛苦算不了什么,只要你敢于為自己的真理堅持,為自己夢想打拼,敢于堅持年輕時候的既定目標,敢于成為另類,相信自己一定也會成為一個充滿理想,腳踏實地,奮斗不止的強人。
堅持,就像一段歌詞: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矗立在彩虹之顛
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
擁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曾經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經多少次撲滅了夢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勵志文章4:態(tài)度決定一切
有人說:態(tài)度決定你的成敗,態(tài)度決定你成功的高度;
也有人說:態(tài)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
態(tài)度是什么?態(tài)度是個人內心的一種潛在意志,是個人的能力、意愿、想法、價值觀等在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外在表現;態(tài)度就是你區(qū)別于其他人,使自己變得重要的一種能力。
態(tài)度是衡量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的重要標準,一個人的能力來自于三個方面,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無論做什么事情,一個人的態(tài)度非常重要。激情投入地工作,與麻木呆滯地工作,完全不同。愛默生說:“一個朝著自己目標永遠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給他讓路?!狈粗〔皇且驗槲覀儾痪邆鋵嵙?,而是我們易被環(huán)境左右,慣于附和,缺乏主見,態(tài)度不正確,容易沮喪的緣故。
工作態(tài)度決定工作成績,一個人的態(tài)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現狀還是積極進取。我們不能保證你具有了某種態(tài)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們都有著一些相同的工作態(tài)度。在企業(yè)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持有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有的人勤勉進取,工作忙碌、熱情,精神抖擻,積極樂觀,永爭第一,總是積極的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是在受到挫折的情況下也是如此;有的悠閑自在,得過且過,從來都是按時上下班,按部就班,職責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的事情更不會主動去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有的牢騷滿腹,永遠悲觀失望,總是在抱怨他人與環(huán)境,認為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環(huán)境造成的,常常自我設限,使自己的無限潛能無法發(fā)揮,整天生活在負面情緒當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樂趣。
一位偉人曾說過:“你的心態(tài)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你的態(tài)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已決定你是失敗還是成功。要改變現狀、克服困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端正態(tài)度,沒有正確的態(tài)度,這一切就無從談起。
那么,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工作態(tài)度,才能享受到工作的樂趣,取得事業(yè)的成功呢?
敬業(yè)、勤奮、忠誠、進取是我們應有的工作態(tài)度!
敬業(yè)就是敬重自己從事的事業(yè),專注致力于事業(yè),千方百計將事情辦好;敬業(yè)既包含了個人做事的執(zhí)著,又有著對本職工作的忠誠; 敬業(yè)是將自己對崗位、對工作的熱愛化為奮發(fā)而持久的工作激情,為圓滿完成任務而調動自己的所有細胞,勤奮拼搏、堅韌不拔、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這是一種精神。
如果一個人以一種尊敬、虔誠的心態(tài)對待職業(yè),甚至對職業(yè)有一種敬畏的態(tài)度,那么它就是敬業(yè)的。尊敬并重視自己的職業(yè),即使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并能夠坦然地面對各種困難,努力去克服它們,做到始終如一,善始善終。因此,敬業(yè)也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是珍惜生命、珍視未來的表現,是我們工作的強大動力。
勤奮是成功的基礎,勤奮要勇于吃苦,勇于奮斗,勇于進取。要成功就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艱難、不計個人得失;勤奮就是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做好工作中平平凡凡的每一件事,全心全意地、想方設法去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
忠誠是人類最重要的美德。忠誠于公司,就是忠誠于自己的事業(yè),就是以不同的方式為一種事業(yè)做出貢獻。忠誠不僅體現在工作主動、責任心強,而且體現在不以此作為尋求回報的籌碼。對企業(yè)的忠誠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信任。不好高騖遠,不整日抱怨,保持愉快的心情,從善良的角度出發(fā),從點點滴滴出發(fā),把身心徹底融入工作,盡職盡責,處處為公司著想,對投資人承擔風險的勇氣報以欽佩,理解企業(yè)主的壓力。所以,在現實社會中,每一個企業(yè)都在需求這樣的人,需求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
進取就是超越昨日的自我,就是企業(yè)、員工永不滿足現狀,不懈追求向前發(fā)展。進取意味著技術水平的進步,專業(yè)能力的增強,綜合能力的提高;意味著企業(yè)生產工藝的進步,生產能力的增加,競爭能力的提高。
進取精神,就要永不滿足、永不言敗,不斷向更高目標前進。拼博 進取 的過程是一個前進的過程,是一個征服困難的過程,也是不斷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實現新目標的過程。 多少年來,進取精神已成為人類挑戰(zhàn)極限、積極向上的最寶貴財富。
同樣在今天,我們要捫心自問,我腳踏實地、勤奮敬業(yè)嗎?我有責任感嗎?我對所從事的事業(yè)忠誠嗎?我每天是在充滿激情地工作嗎?我的能力在不斷提高嗎?我的業(yè)績與我的職位、與崗位對我的要求相稱嗎?我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公司而問心無愧嗎?我們的技術還能更好的嗎?我們的工藝、設備還能更先進嗎?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還能更強嗎?我們的管理、執(zhí)行力就不能加強嗎?企業(yè)、個人的成功和輝煌取決于我們自己。敬業(yè)、勤奮、忠誠、進取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石,我們的企業(yè)渴望更多地擁有具備這種優(yōu)秀品格的人。
我們每個人,不論職務高低、不管資歷深淺,不管年齡大小,不管背景如何,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首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敬業(yè)勤奮、忠于職守、開拓進取,展現自己的才華、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個人無論身處何位,無論從事何種職業(yè),都要樹立正確的工作態(tài)度,正確看待工作的意義,珍惜工作的機會,體會工作的樂趣,在工作中得到滿足和實現,進而達到體驗人生的意義。這樣,才能煥發(fā)工作的熱情,從而在內在上具有持之以恒的工作動力。
不同的工作態(tài)度會帶來不同的結果。你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tài)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容貌,但可以展現笑容。 知識經濟時代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科技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觀念的進步,我們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實時更新觀念,我們就會離時代的距離越來越遠,被時代的發(fā)展遠遠的甩在后面。因此,適應時代需要, 改變工作態(tài)度,讓我們從現在開始。
工作態(tài)度是一個永遠講不完的話題,任何人也都會在工作中遇到各色各樣的問題,它們還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激情,但不管怎樣,如果你希望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成就美好人生,那么,你必須時刻記住這一點 —— 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是不可或缺的。
好的就業(yè)心態(tài) + 好的工作態(tài)度 = 好的未來。我們以此共勉!
勵志文章5:拼的不是天賦,是努力
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什么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我所在的班級每周六早上8點半開始上課。有個男同學讓我印象深刻,因為他是班上最早到的學生,可是他說他僅僅提前到了15分鐘而已。上了3個月課后,我發(fā)現不遲到不早退、每周都堅持來上課的學生不足10人,而我卻是其中之一。換句話說,3個月來,全班50多個人,有40多個人做不到每周按時上課、按時下課。這個發(fā)現令我大吃一驚。假設這是個課堂紀律的比賽,你只要做到每周按時上下課,就能打敗其他40位競爭者了。
認識一個1992年出生的同學,他畢業(yè)于普通的二本院校,畢業(yè)之際跟另外6個人一起在某單位實習,兩個月后只有他被留下來了。我問他:“你有什么比別人更強的地方?”他說:“我也不清楚?!蔽依^續(xù)追問:“你再想想?!彼f:“因為只有我準時上班?!蔽也恍牛终f:“那就是郵件格式寫得更正確、更少錯別字,讀起來讓人更明白?!边@一回我信了,因為我對此深有體會。
相信很多人的高中語文老師都教過他們怎么在高考時多拿5分。我的老師是這樣說的:“保持卷面整潔,不要過多的涂涂改改,寫錯了劃兩條線就行。寫作文的時候要字跡工整,分段清楚,整張考卷看起來清清爽爽,印象分就可以多5分。”他還補充道:“想象你們自己是閱卷的老師,六七月的酷暑天氣,看到臟兮兮的卷面、潦草的字跡,心情會怎樣?”
我自己組織過幾次活動,要給活動成員發(fā)短信,一下子能讓我記住的人,就是那些短信品格好的人。什么叫短信品格好的人?就是每次收到短信都能夠及時回復你的人,他會很快給你回應“收到”“好的,謝謝”。相比那些收到短信后半天不吭聲,也不知道他看沒看到的人,我更喜歡那類短信品格好的人。與之接觸,我會注意自己的短信品格如何,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我之前不懂的東西。
講了這么多,一句話總結:“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去拼天賦?!焙芏嗳艘恢币詾樽约号c他人拼的是吃苦,是天賦,什么刻苦奮斗,什么拼命學霸,其實拼的只是一點點認真、一點點細節(jié)、一點點本分,連勤奮都談不上。在你的周圍,懶漢實在太多,你只要做到基本的勤勞,就可以致富了;在你的世界里,大多數人都是盲人,你只要有一只眼睛,就有資格稱王了。一個人如何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其實非常簡單,他要做的事情大多都是一些小事情,甚至是一些非常本分的事情。人是通過細節(jié)和小事展現自己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大多在一些細節(jié)或一件簡單的小事情上。
不要看不起小事情,生活本來就是一件件小事的集合,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你就能過好自己的生活,改變自己的人生。如果更進一步,你除了做好自己的本分,還能將每一件小事情做到極致,像庖丁解牛,會怎么樣呢?《士兵突擊》中有一句臺詞:“他做的每一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樣,到最后你才發(fā)現,他抱住的已經是參天大樹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天下,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wxyd/lzwz/46080.html
下一篇:2019青年大學生勵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