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名人勵志故事
勵志故事能夠激勵讀者,使讀者內(nèi)心受到鼓舞,產(chǎn)生一種奮發(fā)向上、充滿信心和希望的精神狀態(tài)。中國古代的勵志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古代歷史名人勵志故事,僅供參閱!
中國古代的勵志故事
【篇一】
諾貝爾財產(chǎn)萬貫,名揚四海,卻一生沒有結(jié)婚。諾貝爾并不是一個禁欲主義者,在他年輕之時,曾經(jīng)有過珍珠般的愛情。他與一位美麗的姑娘相親相愛,山盟海誓,情誼深長。他那動人的愛情詩句,真實地記錄了這對鴛鴦的眷戀之情:她舉起深情的目光向我凝望,--傾訴純潔無私的鐘情汪汪,我們并不是由自私的動機而結(jié)合,父母不曾給我們提過戶對門當。她為什么要愛?愛是她的天性,猶如芬芳是玫瑰的馥香。我沉淪在干旱沙漠中的生命,從此獲得了幸福和期望。懷著圣潔的祝愿,得到那可愛的姑娘。結(jié)為傾心相印的情侶,永不辜負她熱愛美好生活的理想。
但是,正當他們處在纏綿情海中的時候,死神奪走了女郎的生命。諾貝爾揮淚寫詩,痛悼情人:這樣本可以相安無事,只準備共嘗婚后的甘苦,然而命里不曾這樣注定,她終于嫁給了墳?zāi)埂偃说耐纯嗍请y以形容的,在無限的悲痛中,諾貝爾在尋求正確的路燈:我不再和眾人分享歡樂,也不再有女郎牽動心腸;專心攻讀"自然"這本書,一頁一頁從中采掘?qū)毑?。諾貝爾實踐了自己的誓言,他一直懷著對已故戀人純真的愛情,沒有被任何女郎"牽動心腸",終身沒有結(jié)婚。
【篇二】
諸葛亮墨跡《遠涉帖》傳說諸葛亮曾拜水鏡先生為師。學業(yè)到期后,水鏡先生對弟子們說:“我出一道考題,從現(xiàn)在起到午時三刻止,誰能得到我的允許走出水鏡莊,誰就出師?!?/p>
弟子們急了,有的大呼:“莊外失火!”有的謊報:“家里死了人,得趕緊回去!”水鏡先生概不理睬。只有諸葛亮,早就伏在書桌上睡著了,鼾聲大作,攪得考場不得安寧。水鏡先生很生氣。午時三刻快到了,諸葛亮一覺醒來,聽說先生出了這么個考題,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這么刁鉆,盡出歪題害我們,我不當你的弟子了,還我三年學費,快還我三年學費!”
水鏡先生見諸葛亮這么辱罵他,氣得渾身打顫,喝令他滾出水鏡莊。
諸葛亮哪里肯走,水鏡先生就命令幾個弟子,把他趕出莊去。
諸葛亮一出莊子,哈哈大笑起來。在路旁拾了根棍子,跑回水鏡莊,跪在先生面前,雙手捧起棍子說:“剛才為了應(yīng)付考試,萬不得已沖撞了恩師,弟子愿受重罰?!?/p>
水鏡先生猛然醒悟,轉(zhuǎn)怒為喜,扶起諸葛亮說:“看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你真的可以出師了?!?/p>
【篇三】
李時珍生于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的父親李言聞是一位醫(yī)生,其醫(yī)術(shù)在湖北蘄州以及附近州縣,頗有名氣,而且還曾經(jīng)當過“太醫(yī)吏目”的醫(yī)官職務(wù)。但是,在舊時的社會里,一個醫(yī)生不管醫(yī)術(shù)多高明,社會地位總是不高,所以,李言聞一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通過當時正規(guī)的科舉考試,獲得功名,光宗耀祖。在他的計劃里,大兒子李思珍,繼承自己的醫(yī)業(yè);而讓較聰明的李時珍參加科舉考試,完成自己一直沒有完成的目標。
《本草綱目》內(nèi)文李時珍小時候常生病,但又天生好動、好讀書,尤其對于大人們講的各種傳奇故事、珍奇事物,以及父親收藏的那些有圖畫的醫(yī)書、藥書更是有興趣。他也喜歡到田野間采花捕蝶、欣賞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他的心目中,做一個像父親那樣醫(yī)術(shù)高明的大夫,遠比考試做官來的有趣多了。不過在父命難違的情形下,李時珍開始一次又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十四歲那年考取了秀才,但是之后的鄉(xiāng)試一直不如意。
明朝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李時珍22歲時,他第三次來到武昌參加鄉(xiāng)試,這次比前兩次更糟,不久前他才剛得過“骨蒸”病,這種病是因為受了風寒,長期咳嗽造成,皮膚會發(fā)熱、而且多痰、全身無力,類似肺炎的病癥。大病初愈的李時珍不僅難以通過鄉(xiāng)試,甚至幾乎再度病倒。這樣的經(jīng)驗,對李時珍而言是痛苦的?;剜l(xiāng)后,他作了人生第一個重大的決定,放棄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途徑,走自己的道路。
這個轉(zhuǎn)變,使得《本草綱目》這本巨著得以誕生,進而改變了整個醫(yī)藥學的發(fā)展,影響直到今日。1551年,李時珍因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y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yī)所事務(wù)。1556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yī)院工作,授“太醫(yī)院判”職務(wù)。
在此期間,他有機會飽覽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摘錄了不少醫(yī)學資料。并看到了許多平時難以見到的藥物標本,大大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但由于他淡于功名利祿,在太醫(yī)院任職未及一年,就辭職歸家,專心著述。
在李時珍任職太醫(yī)院前后的一段時期,經(jīng)長時間準備之后,李時珍開始了《本草綱目》的寫作。在編寫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藥簍,帶著學生和兒子建元,翻山越嶺,訪醫(yī)采藥,足跡遍及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廣大地區(qū),以及牛首山、攝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萬里路,傾聽了千萬人的意見,參閱各種書籍800多種,歷時27年,終于在他61歲那年(1578年)寫成。
《本草綱目》全書約有200多萬字,52卷,載藥1892種,新增藥物374種,載方10000多個,附圖1000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對其他有關(guān)的學科(生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zhì)學、天文學等等)也做出貢獻。達爾文稱贊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一五九六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立即風靡全國,醫(yī)家視為珍品,爭相搶購。不久即流傳于全世界。
【篇四】
古時候,有一個人常常背著一把大弓,四處游玩。他的那張弓十分漂亮,弓柄是雕花的,弓弦是用上好牛皮條做的??墒撬挥幸话压?,沒有箭,雖然弓十分精致漂亮,英雄卻無用武之地。有一個人很好奇,就問他說:“為什么你只有弓而沒有箭呢?”那人驕傲地回答說:“我的弓是世界上的弓,到現(xiàn)在還沒有發(fā)現(xiàn)的箭可供這把弓使用!”還有一個人只有一支箭,他那支箭確實是一支好箭,箭頭包著銀,銳利而閃閃發(fā)亮,箭尾上用漂亮的羽毛裝飾??墒沁@支箭只能一天到晚放在人的手中供觀賞,不能實現(xiàn)它高遠的理想。有個人不明白為什么他只有箭而沒有弓,走過去不解地問:“怎么你只是手里拿著一支箭,你的弓呢?”那人不以為然地笑笑說:“我這支箭太好了,舉世無雙,可惜還沒有見到一把適合射這只箭的好弓!”這兩個人的話傳到了后羿的耳朵里,后羿立即找到那個有良弓的人和那個有利箭的人,對他們說:“你們的弓和箭確實都是的??墒?,你的箭再好,不用弓發(fā)射,這支箭只能放在手里供觀賞,不能發(fā)揮箭的作用。而你的弓也是一樣的道理,再好的弓如果沒有箭,只能是張無用的弓?!焙篝嘟又鴮λ麄z說:“這樣吧,把你們的良弓、利箭合在一起,我來教你們射箭,你們就可以真正領(lǐng)略你們的弓和箭究竟好在哪里了!”
小朋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箭和弓是相互依賴的,沒有了其中任何一個,都不能發(fā)揮真正的作用。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像箭和弓一樣,相互依賴,誰也離不開誰,平時你們留心觀察生活,一定會發(fā)現(xiàn)的。
【篇五】
古時候,有一位的清官,名叫蘇章。他為官清正、公私分明,從來不因個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放過壞人。有一年,蘇章被派到冀州做官,他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個棘手的案件。蘇章發(fā)現(xiàn)有幾個賬本記得含混不清,十分可疑,就派人去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是清河太守既私自拿國家的錢又接受別人送的錢,貪污受賄數(shù)額巨大。蘇章非常生氣,決心馬上將這個膽大妄為的清河太守逮捕,可是當他看到清河太守的名字時,不由得呆住了。原來這個清河太守是他年輕時最要好的朋友,當時,兩人總是一桌吃、一床睡,形影不離,感情很好。當年的好朋友,竟會做出這樣的事情,蘇章非常痛心,同時,也十分為難,不知道怎樣處理這件案子,是否把老朋友送上法庭?那位清河太守知道自己的事情已經(jīng)暴露,天天提心吊膽。他聽說查辦自己案件的人是自己的老朋友蘇章,心想:我和蘇章是的朋友,他一定會幫助我的。但是又想到蘇章為官公正,不能確保他一定會幫助自己。這時,蘇章請他去赴宴。蘇章一見老友,十分熱情,兩個人飲酒、聊天,回憶往事。蘇章絕口不提案子的事,不停地給老友夾菜,氣氛很是融洽。這時候,清河太守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他不禁得意地說道:“蘇兄呀,我的案子落到你的手上真是上天照顧我啊!”聽了這話,蘇章推開碗筷,一臉認真地說:“今晚我請你喝酒,是因為你我之間的情誼;明天升堂審案是公事,我會公事公辦。公是公,私是私,絕對不能混淆!”第二天,蘇章開堂審案,果然公事公辦,按照國法將清河太守治罪。
小朋友,蘇章公私分明,一心維護國家利益的精神,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義。他時時提醒著我們要秉公辦事,等我們長大了,無論做什么工作,都要認真公正。
中國古代歷史名人勵志故事相關(guān)文章:
★ 名人自強不息的勵志故事分享
★ 推薦大器晚成的名人勵志故事10則
★ 2019名人勵志故事:袁隆平的勵志故事
★ 勵志故事名人名言讀書筆記
★ 勵志古代名人名言經(jīng)典語錄
★ 2019袁隆平的勵志故事大全
★ 經(jīng)典古今中外勵志名人名言語錄80句
★ 小學四年級關(guān)于名人故事作文500字五篇
★ 關(guān)于人生價值的勵志名人名言65句
★ 名人故事讀書心得500字6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天下,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wxyd/lzgs/46326.html
上一篇:中學生必讀的10個勵志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