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幾個兒子的下場(朱元璋幾個兒子)
朱元璋共有26位皇子,分別為長子朱標(biāo)、二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五子朱橚、六子朱楨、七子朱榑、八子朱梓、九子朱杞、十子朱檀、十一子朱椿、十二子朱柏、十三子朱桂、十四子朱楧、十五子朱植、十六子朱栴、十七子朱權(quán)、十八子朱楩、十九子朱橞、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棟、二十五子朱木彝、二十六子朱楠。
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共擁有二十六個兒子,這些兒子的下場各不相同,究竟哪一個比較慘,哪一個比較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長子朱標(biāo)
朱標(biāo)深受朱元璋的寵愛,從小太祖皇帝便對其寄予了厚望,對其進(jìn)行了多番培養(yǎng),二子、三子、四子、五子等每當(dāng)有過錯的時候,身為大哥的朱標(biāo)都會極力從中調(diào)和求情,讓他們免受處罰。
原本鐵定是大明朝皇位的繼承人,卻不料在視察陜西的過程中,感染風(fēng)寒而死,真是令人惋惜。
第二、次子秦王朱樉
秦王朱樉是大明王朝的九大塞王之一,就藩于西安,小時候的他十分聰慧,但長大后卻變得荒淫無度起來,在藩地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惹得朱元璋十分不滿。
然而即便這樣朱樉仍然不肯改進(jìn),依舊犯了諸多過錯,朱元璋一氣之下將其召回京城,幸得太子朱標(biāo)從中勸解,才得以讓其第二年就重回藩位。
后來,朱樉被三名老婦人下毒害死,時年四十歲,然而由于其作惡多端,所以其死后,作為親生父親的朱元璋非旦沒有感到傷心,反而覺得其死有余辜。
做兒子做到被父親討厭成這樣,秦王朱樉也是絕了!
第三、三子晉王朱棢
晉王朱棢也是九大塞王之一,就藩在太原,傳言年輕的朱棢長得很漂亮,修目美髯,但同時也是一個脾氣比較暴躁的人。
他在就藩太原的途中,因為一些小過錯,就去大肆責(zé)罰其廚師,遭到了朱元璋的訓(xùn)誡,告訴他廚師掌管飲食,事關(guān)重大,如果隨意處罰他,恐怕會使得其懷恨在心,進(jìn)而下毒謀害。
洪武三十一年,晉王朱棢突然暴病而死,時年四十一歲,朱元璋為之悲痛不已。
第四、四子燕王朱棣
對于燕王朱棣來說,很多小伙伴就比較熟知了,他也是明初的九大塞王之一,就藩于北平。朱棣從小就受到了朱元璋嚴(yán)格的軍事訓(xùn)練,和正統(tǒng)的儒家教育。
在諸王中,燕王和晉王是最被朱元璋所器重,也幸得晉王死得比較早,要不然在靖難之役中,他將是燕王朱棣的有力競爭者。
第五、五子周王朱橚
周王朱橚起初是被封為周王,直到洪武十一年的時候,才將其改封為周王,就藩在開封。與其他諸王最大的不同點在于,朱橚是一位實干家,他不僅能詩善賦,還組織編纂了《救荒本草》等醫(yī)學(xué)著作,為我國的醫(yī)學(xué)著作做出了巨大的著作。
朱橚的命也很長,歷經(jīng)太祖皇帝、建文帝、永樂大帝、明仁宗四朝,直到洪熙元年才正式病逝。
第六、六子楚王朱楨
楚王朱楨的就藩地在武昌,他從小就比較端重,喜歡學(xué)習(xí),有一定的謀略。
燕王朱棣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后,朱楨同其保持著良好的關(guān)系,朱棣還讓他擔(dān)任宗人府的宗正,這東西相當(dāng)于就是朱家家族的族長。
而朱楨對于朱棣也是十分的效忠,一再告誡其子孫要忠于朝廷,也正因為如此,楚王這一系才能夠完整地傳承到明朝末年,幾乎貫穿了整個明朝。
第七、齊王朱榑
齊王朱榑在諸王中,下場可算得上比較悲慘的了,他在洪武年間曾經(jīng)隨軍參與北征,但也因此而居功自傲,常常以武略自喜,然而其性情殘暴,進(jìn)常憑借著權(quán)勢,行不法的事情。
到了建文皇帝時期,由于有人狀告其意圖謀反,結(jié)果便被剝奪了藩號,廢為庶人,與當(dāng)時同被視為有叛變意圖的周王朱橚幽禁在一起。
直到永樂皇帝繼位后,才將這齊王和周王給釋放出來,并恢復(fù)其封國。
復(fù)封后的朱榑又開始變得驕縱起來,目無王法,面對永樂皇帝勸誡,他全然不放在心上,反而變本加厲,蓄養(yǎng)刺客和術(shù)士。
永樂四年,有不少朝廷大臣彈劾齊王朱榑,他當(dāng)眾埋怨連連,逼得永樂皇帝再度將其廢為庶人,從此被軟禁在南京直至死去。
第八,八子潭王朱梓
朱梓是大明唯一一位潭王,就藩于長沙,他的王妃之弟于琥,因為被牽涉進(jìn)胡惟庸案中,他本人就此戰(zhàn)戰(zhàn)兢兢,老實懷疑自己也被列入胡黨,雖然太祖皇帝特意派遣使者過去撫慰,但依然不能消除其心中的疑慮。
有一次,太祖皇帝召他入宮,結(jié)果朱梓聯(lián)想過度,害怕去了就是被處死,便索性帶著王妃一同自焚而死,年僅二十二歲,并且由于沒有子嗣留下來,便將其國給罷除了。
第九、九子趙王朱杞
朱杞可以說是死的最早的一個藩王,年僅一歲就病死,所以史書上關(guān)于他的記載并不多 就連其親生母親是誰也不知道。
第十、十子魯王朱檀
魯王朱檀在史書上的記載也很少,只知道他為人比較荒誕不經(jīng),于洪武二十二年,因服用金石藥而去世,年僅二十歲,所以他死后得到的謚號為荒,被人稱作是魯荒王。
第十一、十一子蜀王朱椿
蜀王朱椿在諸王中是一個比較喜歡文學(xué)的人,所以其言行舉止就顯得比較博雅大方,被人譽為蜀秀才,其所修建的蜀王府,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成都的一處標(biāo)志性建筑物。
朱椿直到永樂二十一年才病薨,時年五十三歲。
第十二、十二子湘王朱柏
湘王朱柏自幼聰慧,生性喜好學(xué)問,同時對于軍事上的東西也感興趣,多次率軍出征。
建文帝上臺之后,有人誣告朱柏意圖謀反,建文帝當(dāng)即降旨責(zé)問,朱柏問訊又驚又怕,驚嚇過度的他,選擇了自焚而死。
第十三、十三子代王朱桂
代王朱桂也是明朝九大塞王之一,其母親為郭子興的女兒郭惠妃,起初將其封為豫王,后來改封為代王,就藩大同,性格暴躁的他曾經(jīng)因此而被建文帝廢為了庶人,直到永樂皇帝繼位后,才恢復(fù)了其封國。
但他依舊我行我素,雖然屢遭懲罰,但永樂皇帝還是始終沒下狠心將其封號廢除。
在諸王之中,朱桂是最長壽的一批,一直活到了正統(tǒng)十一年方才去世,享年73歲,歷經(jīng)了太祖皇帝、建文帝、永樂大帝、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六任皇帝。
第十四、十四子肅王朱楧
肅王朱楧也是我大明的九大塞王之一,起初封為漢王,洪武二十五年改封為肅王,就藩于甘州,史書上過于他的記載不多,也無關(guān)緊要,于永樂十七年薨逝,享年四十四歲。
第十五、十五子遼王朱植
遼王朱植同樣也是九大塞王之一,起初封為衛(wèi)王,而后也同樣于洪武二十五年改封為遼王,就藩于廣寧,于永樂二十二年薨逝,享年四十八歲。
第十六、十六子慶王朱栴
慶王朱栴也是九大塞王之一,其母親為皇貴人余氏,就藩于寧夏。自永樂皇帝上臺之后,他的權(quán)力被剝奪,感受到巨大落差的他,內(nèi)心處于十分痛苦之中,并且將這種痛苦化作成了詩詞的靈感,也算是為后世留下了不少名作。
朱栴于明英宗的正統(tǒng)三年方才去世,享年六十一歲。
第十七、十七子寧王朱權(quán)
就藩于今天內(nèi)蒙古的寧王朱權(quán),手中擁有帶甲兵八萬和戰(zhàn)車六千,手中屬于朵顏三衛(wèi)的騎兵也向來以驍勇善戰(zhàn)著稱,他本人多次連同其他諸王一起出塞作戰(zhàn),有著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
朱元璋死后,朱權(quán)受到燕王朱棣的脅迫與其一同參與了靖難之役,當(dāng)時朱棣承諾他事成之后便平分天下。
然而等到永樂皇帝繼位之后,則有人狀告他用巫術(shù)害人,雖然最后調(diào)查是子虛烏有的。但朱權(quán)就此如同驚弓之鳥,終日待在房里,玩弄些詩琴畫的東西,直到正統(tǒng)十三年方才病逝。
第十八、十八子岷王朱楩
岷王朱楩的藩國在今天的甘肅岷縣,后來為了安撫當(dāng)時剛剛征服的云南,便把封地給移
了過去。建文帝上臺后,有人告發(fā)他不發(fā),便順勢將其給廢為了庶人,遠(yuǎn)徙漳州。到了永樂皇帝繼位之后,才將其恢復(fù)爵位。
朱楩非常長壽,一生歷經(jīng)七帝太祖皇帝、建文帝、永樂帝、仁宗、宣宗、英宗和景泰帝,正式于景泰元年以七十多的高齡去世。
第十九、十九子谷王朱橞
朱橞的就藩地在宣府,而宣府的古名叫做上谷郡,所以才將其稱為是谷王。他在任期間,為了抵御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修筑了從常峪口到大境門長達(dá)六十余公里的明長城。
永樂皇帝上臺后,將其改封至長沙,但他自恃獻(xiàn)城有功,便開始驕橫霸道起來,搜刮民財,招兵買馬,還試圖勾引蜀王朱椿一起謀反,遭到對方的拒絕。
永樂皇帝察覺后,立馬將其廢為了庶人,封國被廢除,其追隨者多遭殺戮。
第二十、二十子韓王朱松
韓王朱松的藩國位于遼東開原,史書關(guān)于他的記載不多,只知道其為人謹(jǐn)慎,博才多學(xué),于永樂五年病逝于南京。
第二十一,二十一子沈王朱模
沈王朱模的封地首先在沈陽,后來被永樂皇帝改封到山西潞州那邊去,封號維持不變,于宣德六年正式病逝。
第二十二、二十二子安王朱楹
安王朱楹在史書上的記載也是寥寥無幾,甚至連他的生母也不清楚,只知道其就藩于平?jīng)?,并于永樂十五年薨逝,由于膝下無子,所以死后封國被廢除。
第二十三、二十三子唐王朱桱
唐王朱桱就藩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就藩前已經(jīng)建造好了唐王府和王府山,其生平史書記載不多,只知道薨逝于永樂十三年。
第二十四、二十四子郢王朱棟
郢王朱棟受封于安陸,年僅二十七歲就因病去世,也沒能留下一個兒子,所以封國就被廢除。
第二十五、二十五子伊王朱?
伊王朱?就藩于洛陽,平時喜歡武事,不喜歡留在宮中,跑到外面去也總是帶著彈弓和刀劍,喜歡騎馬,平日里生活比較縱欲無節(jié)制,十分喜歡光著身子與眾男女共處一室。
年僅二十六歲便縱欲而死,永樂皇帝也因為其這些惡行,該用庶人之禮下葬。
第二十六,二十六子朱楠
朱楠是朱元璋二十六個兒子中,除太子朱標(biāo)外,唯一一個沒有封國的,因為其剛剛出生后不久便去世了,母親為葛麗妃。
縱觀朱元璋這二十六個兒子中,第四子朱棣自然是結(jié)局最好的,畢竟人家成功逆襲當(dāng)了皇帝,但至于下場最為悲慘的,筆者個人更加傾向于第八子潭王朱梓,畢竟太祖皇帝都沒有懲罰他的意思,自己先膽破自焚了,實在是太令人惋惜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