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歐來往的主要通道(蘇伊士運河屬于哪個國家管轄)
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
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 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
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歐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
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
2015年7月29日,新蘇伊士運河疏浚工作已正式完成,2015年8月6日正式開通。
18世紀末拿破侖·波拿巴占領(lǐng)埃及時計劃建立運河連接地中海與紅海。
不過由于法國人的錯誤勘定結(jié)果計算出紅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也就意味著建立無船閘的運河是不可能的,隨后拿破侖放棄計劃,并在和英國勢力的對抗中離開埃及。
法國在拿破侖失敗之后,重建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因為在美洲的殖民地失于英國,所以法國重點向東方發(fā)打通蘇伊士運河對法國意義更為重大。
1854年和1856年,法國駐埃及領(lǐng)事斐迪南·德·雷賽布(Ferdinand Marie de Lesseps,1805-1894)子爵獲得了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帕夏塞伊德(Said Pasha)特許。
帕夏授權(quán)雷賽布成立公司,并按照澳大利亞工程師Alois Negrelli制定的計劃建造向所有國家船只開放的海運運河。通過對有關(guān)土地的租賃,公司可從運河通航起主持營運99年。
1858年12月15日,蘇伊士運河公司(Compagnie Universelle du Canal Maritime de Suez)建立。
強迫窮苦埃及人穿過沙漠挖掘運河的工作花費了近11年,部分苦力甚至施以鞭笞。
工程克服了很多技術(shù)、政治和經(jīng)費上的問題。最終花費高達1860萬鎊,比最初預算的兩倍還多。
運河于1869年11月17日通航,這一天被定為運河的通航紀念日。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