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美食“東坡肘子”的千年傳說(東坡肘子的來歷)
“東坡肘子”在民間又稱之為髈(讀pang),是眉山市東坡區(qū)的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與東坡泡菜齊名,是網(wǎng)友好吃嘴PK和權(quán)威專家2021評定的“天府名菜”之一,是古眉州人與今眉山人辦“九大碗”或者招待外地客人的保留節(jié)目。
好像"九大碗"中沒有東坡肘子就顯得不夠隆重不夠熱情,俗話說“無髈不成席”。每逢元旦春節(jié)、三八婦女節(jié)、國慶中秋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人們總是在超市購買東坡肘子郵寄給外地親朋好友,表達思念之情。說起“東坡肘子”,民間還有個美麗的傳說。
王弗初創(chuàng)
在眉州(今四川眉山),盛傳“東坡肘子”是千年英雄蘇軾蘇東坡的夫人王弗制作的傳統(tǒng)名菜,或許稱之為"王弗肘子"更為名副其實。
有一次蘇東坡的愛妻王弗在眉州城南紗縠巷老宅中,用柴火鐵鍋燉豬肘子,忙于雜事情而一時疏忽,肘子燉的時間稍長了些,焦黃焦黃還粘鍋。
她著急呀,慌忙火急中不加思索加進廚房中各種亂七八糟配料,再微火慢慢兒細細烹煮,以掩飾焦味,不料這么一來微黃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
好像鍋粑虎皮味兒,頓時樂壞了青年才俊美食家大帥哥蘇東坡,大呼好吃好吃,還把老爹蘇洵老弟蘇轍長子蘇邁叫來一起品嘗,外加二兩老白干談古論今呤詩作畫不亦樂乎!
東坡升級
蘇東坡不僅自己反復(fù)如王弗法炮制,對王弗制作方法進行仔細研究并改良升級,留下了佐料配方和流程記錄:
在選料上,只選豬蹄膀,洗干凈后放入清水最好是泉水中燉,燉至八分火候,將肘子撈起來,再上蒸籠蒸。經(jīng)兩次脫脂,肘子已達肥而不膩、粑而不爛的境地,吃了豬皮吃五花肥肉再吃精瘦肉,層次分明,老少皆宜。
食用時可采取兩種形式:
一是清湯式。即將蒸熟的肘子取出,放碗內(nèi),灌以燉雞燉鵪鶉的湯,若無雞湯鵪鶉湯,白開水也行。加少量鹽、些許蔥,即可,最是養(yǎng)身。最好另碗盛醬油,食時蘸點醬油,其味更鮮。
二是佐料式。即將蒸熟的肘子取出放在碗內(nèi),將配好的佐料澆在肘子面上,特別是川人的麻辣姜汁味,即可食用,最受青年人歡迎。
飲食共享
王弗初創(chuàng)的肘子深得蘇東坡喜愛,蘇東坡在長期為官幾上幾下和一路向南流放至海南島過程中,還不忘向親朋好友當(dāng)?shù)乩习傩沾罅ν茝V肘子做法,好吃大家吃。
因蘇東坡名聞天下自北宋及今近千年,人們愛烏及屋,稱之為“東坡肘子”。于是乎,“東坡肘子”也就得以傳世至今,穩(wěn)居川菜C位。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