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沙漠分布情況(中國沙漠面積有多少平方公里)
我國是沙漠比較多的國家,有約70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在我們的印象中,我國的沙漠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地區(qū),如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南方山清水秀,與西北干旱地區(qū)的景象截然不同,可誰能想到在長江以南的湖南、江西也有沙漠存在,而且不止一處。
我國是沙漠比較多的國家,有約70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在我們的印象中,我國的沙漠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地區(qū),如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
南方山清水秀,與西北干旱地區(qū)的景象截然不同,可誰能想到在長江以南的湖南、江西也有沙漠存在,而且不止一處。
湖南臨湘江南大漠
在湖南省岳陽市東北部,有個轄市臨湘市,北臨長江,西傍洞庭,東南靠幕阜山,境內有一塊面積達三千多畝的沙漠,雖然不是特別大,但沙層非常深,達五十多米。
臨湘市緊鄰長江,且境內河流湖泊眾多,如桃林河、源潭河、坦渡河、龍?zhí)逗ⅫS蓋湖等,其中黃蓋湖是湖南第二大湖。
顯而易見,臨湘市是不缺水的,和干旱不搭界。臨湘市的這片沙漠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造沙漠,因位于長江以南,稱為“江南大漠”。
江南大漠所在的桃礦街道辦事處鉛鋅礦資源豐富,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就開始開采。
1958年,桃林鉛鋅礦建礦開采,2000年后基本礦區(qū)生產基本停止。
開采鉛鋅礦石時期間產生的礦渣尾砂就堆放在江南大漠所在的山丘之間,幾十年間逐漸形成了這片人工沙漠。
這些礦渣尾砂以后還可以再提煉利用,是相當有價值的。
江西南昌厚田沙漠
湖南臨湘的沙漠是人造沙漠,但是江西的沙漠可就是自然形成的了,而且江西的沙漠還不止一處。一處是江西南昌的厚田沙漠,一處是九江的多寶沙山。
厚田沙漠位于南昌市新建區(qū)厚田鄉(xiāng)以及南昌縣境內,南距南昌市區(qū)約30公里。厚田沙漠面積約12萬畝,合80平方公里,號稱“江南第一大漠”。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厚田沙漠緊臨贛江,按說不缺水,那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江西全省一半以上的土壤為紅壤,含粉砂和細砂比較多,質地疏松,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贛江上游的贛州地區(qū)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嚴重,大量的泥沙進入贛江,一路被帶到下游。
厚田沙漠位于贛江和錦江的交匯地帶的贛江西岸,這里地勢平緩,水流慢,泥沙易沉積,使河床抬高,河流改道。
厚田沙漠一帶就是泥沙淤積而成,生態(tài)本來就很脆弱,由于地表植被遭到破壞,最終形成沙漠。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厚田沙漠的治沙工作就一直在進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流動沙丘基本得到控制,遏制住了沙漠進一步向南昌擴展。
夏天時,厚田沙漠沙土表面溫度高達六七十度,南昌號稱火爐城市,之所以那么熱,和厚田沙漠吹過來的熱氣也有一定的關系。
江西九江多寶沙山
在九江市轄縣中有個都昌縣,位于鄱陽湖畔,南聯(lián)五水,北通長江,面積約2669.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390平方公里,超過一半,因為都昌縣占了鄱陽湖的1/3水域。
就是這樣一個水資源極其豐富的地方,竟然還有一片面積比南昌厚田沙漠更大的沙漠,叫“多寶沙山”。
多寶沙山自大磯、小磯起到多寶西山,沿著鄱陽湖綿延50多公里,總面積達28.8萬畝,號稱“江南第一戈壁灘”。 多寶沙山沙子堆積得很高,沙層總厚度大于155米,最高點海拔210米。
隨著江西省內的各大河流將大量的泥沙帶入鄱陽湖,慢慢沉積下來。歷史上都昌一帶地殼運動比較劇烈,曾發(fā)生過多次沉降。
多寶沙山大約形成于5萬年前,是鄱陽湖水流將泥沙搬運至此,后來湖盆地殼變動而形成沙丘。
史籍記載,漢朝時這里有個梟陽縣,南朝宋時,因地殼沉降而沉入湖中。
除了水流和地殼運動的作用,多寶鄉(xiāng)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比較脆弱,長期的風化侵蝕也加重了沙化的程度。
這些年,人們也通過不斷地植樹造林,對多寶沙山進行綠化固沙,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在江南水鄉(xiāng),人們要想感受沙漠氣息,可以去湖南、江西的這幾片沙漠體驗一下,雖然不如西北的沙漠那么浩瀚,畢竟不用跑那么遠的路,還是不錯的。
不管怎么樣,對沙漠的治理不能松懈,否則一旦失去控制,將對周邊影響很大。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1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