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的卑鄙與偉大(電燈是誰發(fā)明的)
當夜晚來臨的時候,你會本能的打開燈,享受光明帶來的生活愜意。這份光明,我們要感謝“愛迪生”。可你知道嗎?愛迪生并不是燈泡的“發(fā)明者”,愛迪生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提到愛迪生,作為中國人肯定不陌生,絕大部分人都聽過這位美國人的傳奇故事。
愛迪生(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世界著名的發(fā)明家、物理學家、企業(yè)家,被譽為“世界發(fā)明大王”。擁有眾多知名重要的發(fā)明專利超過2000項,被傳媒授予“門洛帕克的奇才”稱號!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fā)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
其實在愛迪生之前,已經有不下五六個人搞出了電燈泡,甚至愛迪生最終找到的電燈泡核心材料碳化纖維,也是英國人斯萬探索出來的。英國科學家約瑟夫?威爾森?斯萬完成了一個在真空條件下利用碳絲通電發(fā)亮的實驗。
實驗成功后約瑟夫立即向英國申請了專利保護,并且在當?shù)亻_設公司以及附屬工廠投入大批量生產,待到1879年愛迪生研究成功后,約瑟夫的電燈早已經走入了一小部分英國普通民眾的家中。
1878年9月,愛迪生開始研究電燈,但由于經濟問題不得不尋找經濟資助,于是成立了一家股份公司,以便更好地為實驗提供經濟資助,不久洛雷找到了幾個股東,他們愿意出錢資助愛迪生研究電燈。
但愛迪生屢屢失敗,很快用完了五萬美元,一部分股東的信念開始搖動,愛迪生苦苦勸誘,股東們決定再拿五萬美元資助愛迪生。
1879年10月22日,愛迪生點燃了第一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
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才找到了新的發(fā)光體——日本竹絲,可持續(xù)1000多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從某一方面來說,這一發(fā)明是愛迪生一生中達到的登峰造極的成就。
1880年,愛迪生派遣助手和專家們在世界各地尋找適用的竹子,有六千種左右,其中日本竹子所制碳絲最為實用,可持續(xù)點亮一千多個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這種燈稱之為“碳化竹絲燈”。
1883年,愛迪生在一次電燈試驗中觀察到在燈泡內另行封入一根銅線,認為可以阻止碳絲蒸發(fā),延長燈泡壽命。
經過反復試驗,碳絲雖然蒸發(fā)如故,但他卻從這次失敗中發(fā)現(xiàn)碳絲加熱后,銅線上竟有微弱的電流通過,后來這種現(xiàn)象被稱之為“愛迪生效應”,1904年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根據(jù)“愛迪生效應”發(fā)明了電子管。
愛迪生實驗室在參考了這些人的發(fā)明之后,迅速聯(lián)系媒體和商業(yè)大亨,包括摩根,去推廣自己實驗室的電燈泡,并且利用自己的融資手段,迅速地擴大生產,搞出五萬枚電燈泡裝飾紐約夜景。
實際上,愛迪生的很多專利并非自己親力親為,而是他自己實驗室的助手去完成的。他和助手們會搜羅世界各地發(fā)明的資訊,看到什么有成功的苗頭就趕緊加以改進,然后利用自己在媒體和商業(yè)中的影響力大加推廣,久而久之,大家就會覺得這真是愛迪生的發(fā)明。
“愛迪生發(fā)明電燈”就成了大家根深蒂固的想法。只不過,在法律上愛迪生到底是不是燈泡的發(fā)明者,這在當時就非常有爭議。
愛迪生也知道這一點。為了堵住斯萬的嘴,他在英國開設了一家名叫“愛迪斯萬”的公司,從事電燈泡的設計制造。像燈泡這樣的發(fā)明是個典型的案例,愛迪生的那么多專利,其實有相當多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過各種手段弄出來的。
當然,隨著愛迪生的發(fā)明公司越做越大,就不可避免面對競爭,這時候愛迪生的人品問題就暴露無遺。
愛迪生是技術歷史中著名的天才之一,擁有白熾燈、留聲機、電影放映機、攝影機等1093項發(fā)明專利權。其中愛迪生的四大發(fā)明:留聲機、電燈、電力系統(tǒng)和有聲電影,豐富和改善了人類的文明生活。
愛迪生名言名句:
人生在世界是短暫的,對這短暫的人生,我們最好的報答就是工作。
人生太短,要-T-的事太多,我要爭分奪秒。
驚奇就是科學的種子。
我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奧妙,為人類造福。
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
登高必自卑,自視太高不能達到成功,因而成功者必須培養(yǎng)泰然心態(tài),凡事專注,這才是成功的要點。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