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下水是什么部位的肉圖解
所謂的“豬下水”,就是殺豬后非凈肉且常有異味“不堪食用”的部分,如心肝脾肺腎腸等非“肉”的內(nèi)臟,更廣義上的“豬下水”還包括豬尾、豬耳、豬嘴、豬蹄等幾乎沒有凈肉的部分。
提起“豬下水”,你想到的是哪些部位?是大腸、小腸還是豬肚?
但其實,因各地的風俗及飲食習慣不同,下水的具體所指范圍也有很大不同。
所謂的“豬下水”,就是殺豬后非凈肉且常有異味“不堪食用”的部分,如心肝脾肺腎腸等非“肉”的內(nèi)臟,更廣義上的“豬下水”還包括豬尾、豬耳、豬嘴、豬蹄等幾乎沒有凈肉的部分。
例如豬耳朵,豬耳朵也屬于“豬下水”中的一種,也是非常受大家喜愛的一種食材。
在現(xiàn)代飲食中,大多數(shù)人比較喜歡用來鹵煮或者涼拌,特別是在喝酒的時候,一口酒配上一片咔滋香脆的豬耳朵,那滋味別提有多喜人了。
那么“豬下水”到底包含哪些部位呢?它們又能做成哪些美食,你知道嗎?
1.豬拱嘴
豬嘴,俗稱拱嘴兒,其質(zhì)地豐腴而光滑,外層覆蓋著豐富膠質(zhì),里面隱藏著一小片嫩瘦肉,既可直接鹵制后暢快啃食,也可切成片后與辣椒一同翻炒。
雖然外觀略顯奇特,但一口咬下,滋味鮮美,油潤多汁,令人沉浸在美味的享受中。
2.豬耳朵
相對于豐腴的拱嘴兒,豬耳朵則更為清爽。它被薄薄的嫩滑外皮包裹著,里面含有耳脆骨,鹵制后切成薄片,可作為美味的零食,嘎吱嘎吱地享用,不會感到油膩。
將豬耳朵白水煮熟,切片后與醬油、醋和辣椒油一起涼拌,也十分美味,常見于宴會的涼菜之中。
3.豬臉肉
將豬頭割去嘴巴、切下耳朵,連肥嘟嘟的豬臉肉也不能浪費。處理干凈的豬臉肉切成薄片后,可以進行辣炒,口感類似拱嘴兒。
若是將整塊處理干凈的豬臉肉與醬料一同燜熟,就制成了齊齊哈爾市的特色名菜——扒豬頭。這道菜烹飪后,醬香四溢,肉質(zhì)軟嫩,回味無窮,堪稱美味佳肴。
4.豬腦花
一顆豐滿的豬頭,吃掉外層后,發(fā)現(xiàn)內(nèi)部也蘊藏著不少美味。
敲開頭蓋骨,露出粉色的一大塊豬腦花。豬腦花的口感極為嫩,顫巍巍地一小塊,宛如嫩豆腐般細膩,但又多了一份滑膩感,這正是其特有的高脂肪、高膽固醇的特殊風味。
豬腦花常見于火鍋桌上,也能在冒菜碗里或燒烤架上展現(xiàn)獨特風采。無論身處何地,這份細膩口感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味之選。
5.豬天梯
大家可能對豬天梯這個部位比較陌生,其實它就是豬嘴里的粉色上顎。在四川,把豬天梯也叫豬牙花,是四川火鍋中常見的食材之一。
牙花煮久不失嫩,往往剛放入鍋中就開始翻滾。在紅油湯底中翻滾了好一陣子,牙花變成了潔白脆嫩的肉花,形似魷魚花,但口感更為脆嫩、有嚼勁。
吃其他菜的時候,隨意夾上一兩塊,清爽脆嫩的口感恰到好處,可以舒緩口腔的油膩感。
6.豬舌頭
豬舌,又俗稱口條,經(jīng)鹵制是最簡單而美味的處理方式。整條豬舌經(jīng)過鹵制后趁熱食用,舌肉鮮嫩多汁。
若將鹵好的豬舌冷藏后再品嘗,呈現(xiàn)出另一番獨特口感,肉質(zhì)更為緊實,柔嫩卻又脆韌,令人欲罷不能。
另外,也可以將豬舌進行白煮,切成薄片后涼拌。豬舌肉柔嫩中帶有脆韌感,肌肉飽滿,每一口都充滿豐富的肉質(zhì)感。
脂肪均勻分布,散發(fā)出十足香氣,讓人難以抗拒,沉醉于這美味之中。
7.豬大肚
沿著舌根往下,就能感到豬胃的存在,通常我們所說的豬肚就是指這部分。為了區(qū)別于被稱為豬小肚的膀胱,人們也稱其為豬大肚。
豬肚有多種烹飪方式,可以塞入香料與老雞一同燉上幾個小時,再撒上豐富的胡椒,這樣制作的胡椒豬肚雞鮮美又略帶辛辣。
將豬肚切成條狀,與蒜、青筍、火腿、魷魚花一同燒熟,便成了香辣可口的川菜館特色菜品——清燒肚條。
若是水煮后,再切成細絲進行涼拌,便成為麻辣下飯的美味涼拌肚絲。
8.豬小腸
小腸內(nèi)裝著食糜,因此沒有特別的異味,經(jīng)過適當處理的小腸具有軟糯的口感,因而被稱為粉腸。
利用小腸制作的菜肴中,最著名的當屬北京的小腸鹵煮,其咸香四溢,口感糯軟,令人陶醉。
9.豬大腸
小腸過了一段就進入了豬大腸,相較于小腸,豬大腸的口感更加豐富多彩。然而,由于處理的內(nèi)容物較為重口,大腸帶有明顯的異味。
即便經(jīng)過仔細清理,這種異味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恰當烹飪后,豬大腸也能展現(xiàn)出十分美味的一面。
10.豬心
心臟因為需要時刻跳動,所以其肌肉強勁有力,這也使得它鹵制后口感十分有嚼勁。一口咬下,肉汁豐厚,口感強勁有力,相比常見的豬肉更為精瘦。
將心臟切成薄片后涼拌,也展現(xiàn)出非常美味的一面,薄片浸透了醬汁,香氣撲鼻,味道辛辣。
在南方,人們更傾向于將心臟用來煲湯,搭配枸杞、紅棗、黨參等食材,煲制出的湯清味香,非常滋補。
11.豬心管
談及豬心,自然也要聯(lián)想到與之相連的心管。這些短粗的血管處理后就成了火鍋常見的黃喉,經(jīng)久煮燉仍然保持著爽脆的口感,是很多火鍋愛好者的首選食材。
12.豬肝
豬肝有著獨特的口感,柔軟嫩滑,切片后可用高火爆炒,呈現(xiàn)出細膩的口感,淋上一層芡汁后更顯滑膩入味。
在北京的名菜炒肝中,就常用豬肝為主要食材,通過豐富的蒜和淀粉芡汁調(diào)味,味道濃郁濃稠,搭配天津的包子,簡直是美味絕配。
然而,豬肝很容易變老,稍微炒得時間過長就會變得干巴又粉狀,影響口感。奇妙的是,經(jīng)過腌制和熏烤的臘豬肝卻十分美味,入口即化。
更令人驚艷的是腌制時加入肥肉制成的臘豬肝肉,脂肪的香氣與豬肝的滑膩口感完美融合,軟嫩與干香交相輝映,實在是絕妙的美味。
13.豬肺
豬肺質(zhì)地疏松,富含許多微小孔隙。當鹵制時,能吸收湯汁,使得每一口都柔嫩多汁。咀嚼間,偶遇脆嫩的血管,豐富了口感。
南方地區(qū)則偏愛用豬肺來煲湯,因為豬肺的特質(zhì)適合煲制湯品。
14.豬腰子
豬腰子本身帶有濃重的腥味,然而,經(jīng)過巧妙的切割和高溫爆炒后,它變得軟嫩且充滿鮮香。用小火燒烤再撒上厚厚的孜然和辣椒,味道香辣誘人。
切成薄片后,成為火鍋中常見的大刀腰片。將薄薄的一片投入紅油鍋中,迅速滾熟,蘸一蘸蒜蓉香油,麻辣的味道掩蓋了異味,只留下軟嫩微脆的口感在口中徘徊,令人回味無窮。
15.豬小肚
之前我們提及了豬大肚,自然不能忽略豬小肚。與豬大肚相似,豬小肚因其時常的收縮與擴大,烹熟后也充滿了嚼勁。
哈爾濱的獨特風味小吃松仁小肚便以小肚、豬肉和松子仁為制作材料,制成了圓滾滾、棕紅發(fā)亮的美食,看上去十分誘人。
食用時切成片,散發(fā)著清香誘人的氣息,口感彈軟耐嚼,美味無比。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256680.cn/life/105472.html